“未来论坛”创立 展现跨界之美
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兼秘书长武红。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
“未来论坛”创立大会今日在京举行;论坛专注前沿科技,跨越科学与人文、历史、文化的疆界
新京报讯 今天,未来论坛创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指数,通向明天的技术力量”。未来论坛聚集了一批中国时下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投资界、科技界人士,由他们共同创意发起。令人意外的是,创立大会消息一经发出,报名参与人数呈现指数级增长,达到接近2000人。以至于主办方不得不提前关闭报名通道,不得不“抱歉”地谢绝了一些报名者。
为什么论坛会受到如此热切的关注?
据未来论坛秘书处介绍:本届创立大会设置了“2045,奇点临近”等紧扣科技热点、前沿趋势的主旨演讲,并围绕三大前沿议题进行颠覆对话,一是奇点理论上的学术观点争锋,二是人工智能进化前景探讨,三是对生命科学意义的探索。
创立大会邀请的科学家、未来学家都是重量级的,包括:美国未来学家、谷歌公司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美国通用人工智能会议主席本·格策尔(Ben Goertzel)、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饶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晓东等。
除了“高大上”的主讲人和对话嘉宾亮相,创立大会还包括了“接地气”的酷炫科技产品展示。据了解,未来汽车、无人驾驶飞机的概念将被抛出。
与眼下兴起的各类科技论坛不同,未来论坛专注前沿科学技术,同时跨越科学与人文、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期望搭建思想分享平台,展现跨界之美。“未来论坛将冲破疆域,模糊边界,是一个连接前沿科技,解读未来趋势的思想平台。”新盟国际总裁、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兼秘书长武红表示。
据主办方介绍,未来论坛有自己的公益属性,创始理事包括丁健、杨元庆、沈南鹏、吴鹰、虞锋、邓锋、徐小平、张磊、张醒生、陈恂、张曦轲、方方等投资界人士,还有冯仑、李柏霖等知名企业家,目前运转资金主要依靠创始人捐赠和战略合作伙伴赞助。本次创立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了东风英菲尼迪汽车和高瓴资本公司。
【对话1】
“这一次我从幕后走出来”
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兼秘书长武红表示,希望通过未来论坛让孩子们“热爱”科技
提起武红这个名字,并非那么耳熟能详。过去十五年,她带领团队参与筹建了博鳌亚洲论坛、《财经》年会、陆家嘴论坛、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服务了世界媒体峰会、《财富》论坛、中美颐和论坛等。
如果说,十五年历炼,她一直站在幕后;这一次,她终于走向台前。
新京报:当下,科技论坛涌现,不少着眼于未来,腾讯WE大会、百度BIG TALK等都颇具影响力。你如何定位“未来论坛”?
武红:的确如你所说,现在的科技论坛、大会很多。但是,未业论坛不同。我们的初心不同、气质不同、精神不同、人脉不同,追求的方向也不同。
如果一定要把这些不同描述出来,我会说这样一段话——未来论坛由中国当下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先行者、投资界成功者、科技界前沿者发起创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支持单位,是一个承载人类科技梦想,用科技改变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公益平台。
未来论坛不是单纯的科技纬度,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精神气质和人脉资源。我们试图提供一个入口,一个平台,让人们在基础逻辑的普适认知下,去获得方向感,去感知影响力,去踏进一片净土,去得到思想的孵化。
新京报:就你个人而言,“未来论坛”的灵感从何而来?
武红:“未来论坛”真的不是灵感。就像我刚才所说,它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或者说一个宿愿,当在一个对的时机,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与“未来”注定相遇。
我是在朋友推荐下阅读了一本《奇点临近》的书,读完后特别兴奋,“未来”这两个字,宿命式地迸发出来。我知道,这就是我要做的。
新京报:创始理事、咨询委员会名单里不乏社会精英,是怎么邀请他们的,这个架构又是怎样搭建起来的?
武红: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们选择了一个入口——科技与科学。记得我们小时候,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是我们心中“神”一样的科学家,我们都梦想成为那样的人。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包括我们的孩子,更多地成为娱乐明星的粉丝。
我们希望改变这一切,我们希望通过未来论坛的推动,让科学与科技的光环普照,让我们的孩子像追“摇滚明星”一样,去了解科技,去追捧科学家。
我们建立了未来论坛创始理事会,加入的第一标准是思想认同,第二是承诺对平台贡献,不论思想、时间、财富,第三是公益心。我们还建立了咨询委员会,主要是科学家和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前辈。
新京报:未来论坛成立后,都有哪些具体构想?
武红:未来论坛每年都会举办年会,作为思想分享平台,吸引全世界前沿科学家。同时,未来论坛下设“理解未来”系列讲座,每个月举办一次。关注话题是未来10至30年科技带给人类的变化,引发对未来的思考。还有面向老百姓的酷炫科技博览、面向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封闭式研讨会,以及走进中学大学的公益讲座等。
未来论坛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平台,它将网罗全球最新技术和有洞见的人,进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与互动。
这次未来论坛创立大会,我们选取了圈层效应,利用全新的互联网手段,通过微信、网站等后台的交互,将创立大会的信息,将我们重量级演讲嘉宾的信息扩散出去,后台报名之火爆,让我们不得不提前截止了报名。
在这里,我也想对没有报上名的朋友说一声抱歉,对报上了名但因为人数关系最终没有被确认的朋友,说一声抱歉。不过,我们的活动有很多,每个月,我们都有“理解未来讲座”,今年年底,我们的未来论坛首届年会也将举行,希望我们仍能相遇。
新京报:未来论坛会借助平台开发自己的产品吗?会注入一些商业化的想法吗?
武红: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不会。我们是一个承载人类科技梦想的思想平台,也是公益平台。体现公益的角度很多。
比如,我们会关注教育,给我们的孩子更多机会。比如,去年11月举办的理解未来讲座第三期,就有一个11岁中学生与顶级科学家张首晟的对话;这次未来论坛创立大会上,又有来自八中少科班的12个孩子为我们朗诵《未来宣言》。这一切,都是让我们的孩子在年幼时,就能够浸润在科学的氛围中,培养对科学的爱好。
同时,我们举办的科技博览,将让更多人看到世界科技已经走到了什么层面,让中国人的智识版本实时更新。
如果说有人到我们的平台上来,找创新技术、找投资、找人才、找成果,我们不会排斥,这正是未来论坛强大的边际效应。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商业行为并不是我们的初始追求。
新京报:看到创始团队里面还是有很多投资背景的人,大家为什么会热心这样一件公益性质的事?
武红:做高端论坛这么多年,首先这些时下中国有影响力的精英大佬们,本来就是我的朋友,我们彼此熟悉,彼此欣赏。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志同道合。当我一个一个与他们谈我的创想,他们的理解力和反应,着实令我兴奋。
【对话2】
“我是拿着望远镜在看”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表示,这不是一次投资
丁健,是最早把互联网和互联网概念带进中国的第一批“海归”之一。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他,是未来论坛创始理事第一届执行委员会主席。
新京报:你会把未来论坛当作一次创业吗?还是当作一次投资?
丁健:都不是。我个人希望未来论坛与经济现实拉开距离,同时也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不要跟产业经济发展太过密切。做这件事,就是想要超出与GDP的关联,而要与社会长远发展的影响相关。
未来论坛关注的不是产生什么样的公司,也不是下一个谷歌在哪里。如果抱着那样的目的,就干脆办一个投资创新大会好了。
我不关注在3至5年时间,会有哪一些技术被市场认可,我们关注的是10年、20年、50年,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我,我们,是拿着望远镜在看。
新京报:你参与创建未来论坛,有哪些考虑?
丁健:对于论坛,第一是要找到最优秀的人来演讲,让全球最智慧的大脑告诉我们未来会是什么样。对听众怎么想更不会去限制,要唤起好奇心。
其次,我们要培养下一代,对他们进行熏陶引导。现在的孩子太追求金钱,好奇心被遏制。我们就是要支持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未来会对社会带来基础的影响。
新京报:做这件事,你的成就感从何而来?
丁健:未来,让中国多出现几个爱因斯坦,多几个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在这其中,有我们做出的一点点贡献,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现在科学家偶像越来越少,我们想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也在酝酿设立相关的科学大奖,鼓励社会让更多优秀年轻人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新京报:期望是一方面,但实际情况还是会有人抱着找投资等更直接的心态过来参与。
丁健:这没有关系。如果是抱着这种短期心态,来了会发现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回事,也许他们就选择不来了。中国这么大,只需要影响某一些人、某一些家长和孩子。一万人影响一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