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电商老人”和他的农业合作社
中新社成都12月8日电 题:“电商老人”和他的农业合作社
作者 刘彦君
“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如何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62岁的李世忠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将乡亲们的猕猴桃多卖些钱。
这位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灾区的村支书,现已成知名的“电商老人”,带头改变了当地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模式。
“明年我们可能会在沿海城市搞一次电商宣传活动,已和当地一家网络公司谈妥。”8日一早,记者来到位于雅安市名山区建山乡飞水村的名建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这位“电商老人”。一见面,刚从浙江回来的李世忠就给记者聊起了他的“电商情怀”。
“2天时间就给我彻底洗脑了。”李世忠激动地用手拍打桌面,今年9月10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美慈组织在阿里巴巴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协调支持下,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众筹发起了“万人众筹·助力雅安”主题推广活动,该项目出售合作社农户种植的优质红心猕猴桃,原本计划半个月的活动,仅用2天就被提前“叫停”。
“再不停就没货了!”李世忠坦言,自己一开始低估了活动的推广力量,“48小时销售过7万元,最终卖出6103斤,进账115354元(人民币,下同),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而事实上,早在一年前,“电商”的种子就已经在李世忠的心里种下。
“去年浙江杭州一家实体批发公司在网上销售了由合作社提供的‘黄心’猕猴桃,3个月时间就卖了十几万斤。”李世忠说:“我们的批发价一斤不超过5元,而他挂在网上按照3斤99元的价格销售,这其中的利润翻番及销售速度深深地刺激了我们。”
今年,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及雅安市、名山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等相关部门帮助下,仅两次活动,名建合作社通过网络销售猕猴桃就进账20余万元。
“今年尝到了‘甜头’,明年我们要从老百姓手里多收一些果子在网上销售,切实提高百姓收入。”李世忠介绍,由于这里猕猴桃产量大,每年来收果子的各级中间商都喜欢压价。
以“产业扶贫”为目的的电商销售具体如何操作?据了解,两次线上活动中,在菜鸟网络协调下,某快递公司提供了公益物流支持,而淘宝众筹和聚划算平台则给予了推广支持。
“这是基金会对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产业扶贫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探索出来的一种新模式。按照整体设计,政府、合作社、企业合作方、消费者等不同的相关方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核心是为各方创造价值。”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办副主任陈济沧说。
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测算,在各方共赢的模式设计下,扣除所有成本,农户每卖出1斤猕猴桃,可多收入2.5元;雅安猕猴桃亩产保守估算为2000斤,每亩则能因此多收入5000元;中等规模的种植农户每收一季猕猴桃,可多收入上万元。
记者离开飞水村时,李世忠和农户们正忙着给刚接到的网络订单装箱,记者发现,从名建合作社发出去的每一件货品中都有一封“老支书的心里话”——“互联网让城市和乡村的距离更近了,上网卖东西是件新鲜事,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尝到这里的猕猴桃,这样村民收入就能提高一些,我们就可以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