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恒天然注资贝因美 中国食品业连获外资注入

2014年08月28日 11:05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本报特约记者 芦 荻 本报记者 张 旺

  新西兰著名乳品生产商恒天然27日宣布,将出资购买中国本土婴幼乳品生产商贝因美最多20%股份,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同时,国际最大并购机构之一KKR也确定将收购中国最大鸡肉生产商福建圣农的股份,出资额达到4亿美元。分析观点认为,尽管关于中国经济成长性与市场潜力的负面判断始终存在,但外资在华投资实体经济依然能够获得较丰厚收益,这也促使外资对于入股中国企业继续持乐观立场,其投资方向进一步走向多元化。

  英国《金融时报》27日报道说,作为全球最大乳品厂商之一,恒天然将注资贝因美但不追求对后者经营权的主导。恒天然收购金额最多为6.15亿新西兰元(约合31.6亿元人民币),折合贝因美股份2.045亿股,即最多20%的股份。同时双方达成协议,将在澳大利亚建设合资婴幼儿奶粉厂,以及探讨在中国联合建设牧场,以提升奶源供应质量等。

  除投资中国乳品企业外,外资还将近期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中国肉类供应商作为投资对象。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国际最大并购机构之一KKR将出资4亿美元,购买福建圣农发展股份公司18%的股份,后者是中国最大的从事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和鸡肉供应厂商。此外,KKR近年还连续将收购和转让目标瞄准中国食品业,2013年该公司将其所持有的中国现代牧业股份出售给了蒙牛,收益率近300%。今年该公司又投资中粮集团旗下的猪肉生产公司,投资额达到2.7亿美元。

  对于国际资本注资中国奶粉产业,外界普遍看好其前景。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4年是中国奶粉行业转型之年,奶粉价格已经进入拐点,整体进入下行通道。与恒天然合作后,贝因美将长期获得优质低价奶粉资源,保障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而恒天然可以借助贝因美来获得中国婴幼儿奶粉长期发展的红利。

  还有分析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此前因肯德基、麦当劳原料供应商福喜爆发丑闻,外资企业此时将注资重点放在这些实体产业“显得比较不寻常”。 《金融时报》将KKR针对中国食品企业的一系列投资比喻为“符合中国政府利益的投资”。中国政府正致力于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提升供应商质量,而外资企业加强对中国食品企业的投资,显然会受到中国的欢迎,有助于中国改善食品业“臭名昭著”的状况。路透社称,中国食品业在国际上声誉不佳,但购买这样的资产“从长期意义上有投资价值”。特别是,外资食品企业将在与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或战略合作中,因品牌的可信赖度而轻易占据优势。

  但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2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赞同上述观点。朱毅称,从1980年开始外资就进入中国食品领域,我们对外资有崇拜情绪,希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随着外资进入而一起到来。但是最近几年,“洋食品”相继在中国出现问题,中国人对外资的崇拜已经由“福喜事件”透支一部分。我们认为中国食品不安全,希望外资的进入带来安全。但事实证明,大的、洋的并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外资进入中国后,只看到增长,营业额、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带动技术溢出,中国食品业还是在低端徘徊。

  对于外资进入中国的收益前景,外媒还是比较看好。路透社评论称,尽管外界担心,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减速可能”,但考虑到盈利前景依然可以预期,外资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投资依然保持源源不断地进入状态。在过去一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176亿美元,连续21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首位。通过欧盟中国商会等外资在华企业商会的调查,在中国投资的85%的外资企业是盈利的,90%以上的外商希望保持或扩大在华投资,这表明,外资对中国企业的投资依然有较强信心支撑。▲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