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保障经济转型 改革提速助力经济升温
【导读】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决定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议程包括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还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三中全会”基本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都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四中全会”,一般和“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依法治国如何作为经济转型的有力保障,我们期待高瞻远瞩的政策指引。同时,在强调经济增速的同时,昨天的会议还强调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我们相信,大刀阔斧、科学有效的改革提速将助力经济升温。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做客节目,就此事发表观点和看法。
经济之声:梳理一下历史发现,“四中全会”经常聚焦“党建”,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都以党建为主题。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党史上的第一次。这背后有什么深意?
辛鸣:我们历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不仅仅聚焦于党的建设,它是聚焦于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是“依法治国”的主题,其实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现在成为了客观要求,因为现代国家治理、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就是法治,只有通过法治才能有效的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划社会行为。
法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家治理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尤其对中国社会来讲,我们对法治依法治国的认识是很早的,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依法治国作为我们的重大方略,并且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是一个口号,它要求的是全方位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在经济领域要有法治意识,要政治领域要有法治状态,在文化社会领域乃至生态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都需要贯彻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手段,它要求我们要全方位进行法治建设,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是很重要的。
更重要的一点,依法治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让国家变成法治国家,就可以马上变成的,而是要在全社会培育一种法治意识,甚至我们为了依法治国还要形成一系列的制度体制,要把这些制度体制体系化、成熟定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认真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选择“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契合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契合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创新的客观要求。
经济之声: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眼下,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对于经济改革、转型而言,依法治国的方略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辛鸣:法治贯彻于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全过程,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也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我们想发展就能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说的越来越多的话就是: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治经济。为什么要讲这个话呢?因为如果没有法治做保障,我们的市场经济就会变味,甚至不可能发展起来。只有通过法治,才能让我们的市场规则真正体现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间,也就是体现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做的要求,就是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更重要的一点,通过法治建设可以让我们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权益得到保护。市场经济是经济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很重要的平台和手段,如果我们没有权益保护的话,一些强势群体就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剥夺弱势群体发展的权利。如何让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对利益的追求,还要以权利保护为基础呢?法治就是它的立脚点,法治也是它的大平台。只有通过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才有可能让市场规则真正落实到位,才有可能让市场主体的权益得到真正保护。
经济之声: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也是昨天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重要议题。上半年简政放权等多项行政和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对“稳增长”发挥了实际作用。尽管“稳增长”的政策倾向已经比较明确,不过昨天的会议还是对保持经济增速进行了“再确认”。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我们总体上可以乐观看待吗?分别面临哪些优势与劣势?
辛鸣: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发展来说,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经过我们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应该说我们初步达到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应该有的速度,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对我们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有“适当”的乐观。
之所以要加“适当”两个字,就是因为我们乐观的态势还不是特别稳定,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方面,还有一些经济下行,甚至出现危险的苗头和倾向,我们把它称之为边际性的变化。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要充分把握好下半年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克服劣势。我们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经济基本面已经稳定下来了,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健康力量在逐渐积累,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之路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我们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我们的优势是基本面已经稳住,劣势是不确定的风险、不确定的形势依然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审慎作为、审慎发展。
经济之声:昨天的会议对于改革有了一些明确的要求,比如要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在未来下半年的改革中,您比较关注哪些领域的改革动作?
辛鸣:这些改革举措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内容,但就我个人来讲,作为一个学者,我更关注的是这些改革背后的着力点是什么。着力点其实就是要保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因为所有这些改革就是为了让中国的实体经济真正能发展起来。我们之所以这上半年的经济基本面稳住了,就是因为我们的实体经济有一种向好的态势和平台,但事实上这种平台还是不稳定的。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那么它的经济发展就是一种空中阁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有的这些改革都应该着眼于如何让中国的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稳步发展和更好发展,包括我们的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要让实体经济获得更加充裕和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包括我们促进民间资本投资,也是要让我们的民间资本投资能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来。
编辑部观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值班编辑慧娟: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昨天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所以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强调依法治国,就是要求法律严格有效公平地执行来确保改革发展的大局稳定,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施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时,昨天会议提到的经济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也振奋人心,市场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未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会更加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