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博鳌演讲再提保持定力 不会采短期强刺激

2014年04月11日 02: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李克强博鳌演讲再提保持定力———

  不会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

  合理把控调控力度,适时选择差异化措施

  “凡事预则立。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李克强说,去年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累了新的调控经验。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李克强说,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还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是有条件的。中国经济体量大,外汇储备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60%以上,人均G D P刚刚达到5000多美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带来的增长潜力巨大。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

  经济学者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背景下,总理继在辽宁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之后再次提出要“保持定力”,还说“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表明了当前宏观调控思路并未转向增量刺激,而是倾向于通过加快调结构和促改革来实现既能利当前又能惠长远的集约式增长。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说,随着经济持续下行,稳增长的步伐似乎越来越快。但政府目前改变的是政策节奏,而不是政策方向。原因有二:一是中央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相比去年明显加大。一季度G D P即便跌破7.5%,也并未触及政府容忍的下限。二是即便政府不出手稳增长,由于去年二季度政府换届、八项规定导致的低基数和今年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的支撑,今年二季度经济也可能自然回升。而且,当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就总理提出的“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点评称,中国经济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战略纵深比较大,幅员辽阔,而且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它既可以靠出口拉动,也有很强的造血功能。中国是一个逐渐成长而且越来越广阔的市场,这体现了它的韧性。

  “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在2014年的增长率将达到中国政府预期目标的7.5%,放慢的信贷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拖累经济增速,但是这种拖累将被消费和出口的增长所抵消。我们不认为会发生硬着陆。”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说。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指的是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对棚户区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对中西部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村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差异化政策都是指市场失灵的部分,不是给少数人特权,而是给穷人特权,是为了帮助弱者。政策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中国经济发展前35年的模式已经过去,2014年更像1979年,新一轮的高水平开放、高标准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已经开始,可以说中国到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今年政府解决债务问题应该有保有压。他说,我们不能指望政府去解决所有的债务问题。债务违约的个案并不可怕。而要防止债务违约的个案演变成一场债务危机,关键在于政府能否稳定公众信心。就企业信用债而言,对于只存在短期流动性问题的企业,如果企业的产品具有竞争力,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没有大问题,就应该鼓励金融机构给这些企业以宽限和贷款支持。但对于那些资质太差或处于产能极度过剩行业的一些企业,则应毫不犹豫地让它违约。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而言,对于那些用于建设纯公益性项目的贷款,政府可以发行10年到15年期的国债来置换这些贷款,这将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在今后几年的还款压力。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建议,加大民生性投资。他说,当前中国需要一大批民生性投资,如生态环境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提高、水资源的管理,这部分投资本身是民生性、公共性消费,是保民生的具体举措。可以预计,中央及地方财政将加快这种民生性投资的实施。中央也有可能扩大财政举债的力度,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促进这类公共项目的投资。中央财政发行的债券在国内乃至国际资本市场上都极其受欢迎。当前中国国债的规模还远远不够,应当适当扩大国债发行。这不仅有利于短期内保民生、稳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人民币计价的、由中央政府担保的债券,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金的双向流动,把外资引入中国的资本市场,为走出去的境内资金创造双向流动的条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政府角色需要从通过调配资源直接支持生产和投资,转变为通过支持发展软硬件基础设施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这包括加大支持全国教育和科研体系,以及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

  □记者 方烨 张莫 北京 博鳌报道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