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经济增速底线7.5%左右是预期 为保就业红线

2014年03月31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经济的增长必然面临下滑趋势。与往年不同,7.5%的增速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来说,开始变成一个“有压力”的目标

  本刊记者/蔡如鹏

  在两会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能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速的提问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

  这再次引发了外界有关中国政府对经济放缓程度的接受范围有多大的疑问。有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政策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已经提高,往年的GDP增长目标常被看作政府可以接受的增速下限,而今年的目标将不再是一个增速下限。

  就业红线

  7.5%意味着什么?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很可能仍将延续“稳增长”思路。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一目标显然是就业等因素压力之下做出的平衡。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府7.5%的增长率定得过高,他们担心这个目标可能无法兼顾必要的改革。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经济面临更多不利因素,包括房地产市场放缓和不断增加的债务风险。这些经济学家担心,这使得政府更加难以同时达到经济增速目标和其他目标,包括使金融风险得到控制和治理污染的目标。

  李克强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承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但他强调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他说,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他还提到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说“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

  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中,最大的考验就是就业。据政府公布的数据,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10,创历史纪录。在2002-2008年中国经济繁荣期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0.90。

  事实上,去年10月21日,李克强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的报告时,就对中国GDP的增速问题作了阐述。他说,他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都认为要保证1000万的新增就业和4%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经济增速不能低于7.2%。

  之前,他还表示经济增长的底限是7%,2008年经济增速一度跌到7%以下,导致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压力。去年,中国政府为1310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曾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作过测算。他发现,只要实际增长率不低于潜在增长率,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地利用,就能实现充分就业,避免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

  蔡昉他们的研究显示,中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在2010年达到峰值,之后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开始消失,潜在增长率将由“十一五”时期的平均10.5%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2%。这正是李克强在前述报告中提到的“新红线”。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政府将GDP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和新增就业视为经济表现的三个关键指标,在这三个指标当中,政府更看重新增就业。

  他表示,只要达到新增就业目标,7.2%的增速也能接受。他说,“就业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今年的经济增长是7.3%、7.2%,算不算7.5%左右呢?也可以算。”

  合理增速

  楼继伟表示,中国今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回旋余地。这可能是对中国经济目前面临挑战的一种承认。

  近期,由于钱荒、产能过剩等国内结构性矛盾的凸显。

  管清友分析说,在这种压力,7.5%左右的增速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他说:“如果把目标定在7%,则相当于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难以维持7.5%的增速,这将给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带来不小的打击。”

  北京大学经济观察中心主任仲大军认为,“左右”二字的定义较为宽松,给政府留出了自由的空间,不管是7.3%还是7.7%,都属于7.5%左右这个范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7.5%更应当被看作是一个预期,而不是政府可以接受的最低增长率。

  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中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7.5%的增长目标,就可能感觉到有必要放松信贷环境以提振经济。然而中国的信贷水平(包括通过传统渠道和影子银行系统获得的信贷)已经令人十分担忧。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过高的增长目标会成为抑制信贷增长的一大障碍,也是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难以推进的一个因素。

  对此,李克强的做法是:不追求高速度,但是合理的增长速度是需要的。他在给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说,“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已从原来的高速进入到了中高速阶段。什么叫中高速?我认为,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

  他说,“我们测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均增长速度只要7%就够了。这样,有利于各方面用更多的精力来调整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加强节能环保,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留出可持续发展空间。”

  高难度动作

  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李克强坦言,“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中国去年GDP总量达到568845 亿元,仅增量就相当于一个土耳其的经济总量。在仲大军看来,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均速运行、保持平稳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像开车一样,猛加速、急刹车对车和车上的人都没好处。”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经济的增长必然面临下滑趋势。管清友说,毋庸置疑,与往年不同,7.5%的增速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来说,开始变成一个“有压力”的目标。

  分析认为,中国将在未来一年持续面临这样的难题:在保增长(就业)、防风险以及建立政策信用(改革)之间如何达到妥善的平衡?由于7.5%的增速目标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将增长放在首要位置上,那么中国则需要部分牺牲结构性改革,同时增加对环境的压力。

  如果经济下行压力过大,中国是否会像以往那样出台刺激政策?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只要今年增速不滑出底线、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就不采取短期刺激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强力干预,而是稳定市场预期,适度预调微调。

  仲大军提醒说,通过打赤字、发票子来带动投资,虽然当年可能见效,但需要财政、货币政策有相应的运作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短期刺激政策难以持续。

  去年,中国在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增长7.7%的目标。

  “今年没有必要为了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推出刺激举措。”管清友认为,一是有了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验,二是不能再片面追求GDP。他说,“这次弹性目标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