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郎酒否认董事长被调查 国有资产疑流入个人腰包

2012年12月26日 10: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因卷入成都当地一起案件,已被有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这是近半个月内汪俊林第二次被传遭调查。但郎酒有关负责人回应此事时称,董事长汪俊林正在北京,公司也未收到任何源自政府部门的通知、文件、文字。与此同时,有传闻称,郎酒商标被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传董事长汪俊林被调查郎酒集团予以否认

  据消息称,汪俊林大概于12月13日被相关部门问话,随后与公司失去联系,他的两个手机号码也一直处于关机和无法联系状态。据郎酒集团某内部人士称,在他们看来,汪俊林被要求协助调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后据郎酒内部人士表示,汪俊林被调查“都是谣传”,确有媒体联系求证,但不清楚传闻的源头是何处。该内部人士说,汪俊林目前人在北京,公司未收到任何有关调查的政府通知和文件。

  早在12月6日,汪俊林被调查的消息就在网络上传开,并称四川几大酒企均因李春城被中纪委调查一事接受检查。后汪俊林主动向媒体表示,自己并未接受调查,并介绍了郎酒2012年的销售额约为120亿。

  国有资产被疑流入个人腰包汪俊林大举开发楼盘

  今年以来,郎酒商标被私有化的质疑持续未断,经证实,“郎”“红花郎”两商标已于2010年完成转让,并于2011年8月29日全部变更完成。变更完成后,两商标均在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名下。

  据媒体披露,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仅有50万元的小公司,注册地古蔺县金兰大道财政综合楼的管理人员称没有这家公司,其多个公开电话也都处于空号或无人接听状态。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只是一个商标管理机构,曾是古蔺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2010年末改制为泸州宝光集团控股73.8%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厂长杨先本,即汪俊林部下高管。而泸州宝光集团是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控股的企业。

  “郎”“红花郎”等商标转让给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时采用直接划转的方式,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支付的价款为零,百亿郎酒商标由公转私。对此,古蔺县经济和商务局工作人员则向媒体表示,“完全不清楚此事”。

  汪俊林、汪俊刚兄弟旗下的成都万华地产在成都双流开发有麓山国际社区,是成都市著名的高档别墅楼盘。亦有原四川省官员透露,时任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该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提供了诸多便利。

  网友:严查,拔起萝卜带出泥

  各方网友们都对长期冠名春晚的郎酒很熟悉,现在事出如此,不禁引得大家议论纷纷,比如网友“Shown-How”就说:“不知道今年春晚是不是还是红花郎杯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网友“先生李华”也说:“你被查了?春晚咋办呢?”网友“我是施展”也叹道:“中国白酒界,又一颗耀眼之星陨落了。”

  因李春城被查引发的连环郎酒事件,不禁令网友们猜测其间的官商交易。比如网友“中国公益”就说:“商人啊,离权力保持一些距离,对彼此都安全。”网友“冷LEON”也说:“大树倒了,猢狲也要一网捞。”网友“窗头明月”也督促说:“严查,拔起萝卜带出泥。”

  对于汪俊林其人以及郎酒流入个人腰包的情况,不少当地的网友都表示早已深谙,比如网友“小阮是棵树”就说:“当年他花多少钱就把郎酒厂买了,当地人有几个不知道国有资产是怎么落入他个人腰包的?该!”网友“鹏岑”也认为:“郎酒以前是国有,四川六朵金花之一,整成个人的,胃口大了点。”网友“天使猪猪jacky”称:“当年贱买酒厂,现在活该。”网友“聪明的黄东东”则感慨万千:“把大量的国有资产以私有化的名义名正言顺地揣进腰包的大有人在!可怜了那些既不算企业破产又失去饭碗的原企业工人,连街边讨饭的都不如。”网友夏天的雨也同时揭露了郎酒的更多黑幕,称:“多行不义必自毙!郎酒集团内部很黑的,听说他们现在还诈骗全国广告公司的钱,涉及金额达数亿之多,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全国广告商的联名诉讼。”

  除了郎酒集团,汪俊林另外所持有的西南第一别墅大盘“麓山国际社区”,更使网友们议论颇多。网友“魏-小W”就介绍说:“宝光药业当时在泸州就一个不大的医药流通企业,拿到郎酒经营权再把郎酒除生产基地外的机构迁到成都,开始开发麓山。”成都网友弱者也说道:“汪俊林的宝光药业据说是白白地把郎酒收入囊中,即所谓承债式转让,而实际上郎酒集团本身存酒与厂房、天宝洞储酒库及无形资产的价值岂止4亿多元,原郎酒厂职工多次反映无人理睬,是国企改制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案例。”网友“陈华睿”则认为:“白酒企业搞地产,要么在炒地,要么在洗钱,无它。”(记者石超)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