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消费马车奋蹄“后假日经济”

2012年10月11日 14:1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让广大城乡居民更放心、更有尊严地消费,从而提振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的信心,无疑是一个现实课题

  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山东省旅游综合收入335.01亿元,比去年“十一”黄金周陡增33.6%。来自各地的消息,也都用“全线飘红”来形容假日经济的火爆。

  长假甫度,不少商家在盘点假日消费收益的同时,也在期盼节后消费平稳过渡到“常态”。经验告诉他们,节前节后的消费“落差”,往往让人始料不及。

  事实也是如此。无论家境如何,每逢重大节假日,许多家庭都会不惜金钱过把采购瘾;节日过后,又赶紧捂着口袋过日子。

  节假日前后社会消费“冰火两重天”,更实际地反映了引导社会理性健康消费的重要。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一些地方消费总量显得“马瘦毛长”。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有些地方眼瞅着投资和消费局面失衡,却很少关注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指数”,拿出引导和鼓励消费的办法。去年央行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就显示,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绝大多数居民则宁愿选择“储蓄”。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内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与其他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是千差万别。譬如,一些虽居内陆,但消费业态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地区,社会消费十分活跃,有的还被赋予“最具幸福感”的美誉,原因之一就是善于引导社会理性健康消费。

  实际上,在一个向全面小康社会快速迈进的国度,没有人不倾向于“更多消费”;只是,在转变消费观念和建设消费型、创新型经济方面,还需要拿出更有效的办法。

  有专家说,消费市场是“信心市场”,消费经济是“信心经济”。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发展新兴消费业态,让广大城乡居民更放心、更有尊严地消费,从而提振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的信心,无疑是一个现实课题。

  “十二五”规划已经明明白白告诉老百姓,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同步”。不难预期,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消费态势将持续向好。同时,这些利好消息也说明,真正把改善民生的大事办好,不仅要把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分公,还要保证让老百姓“吃好”。

  推动社会理性消费,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今,日渐殷实富足的城乡居民不再是“给啥吃啥”了,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人们目光挑剔的“选择消费”,实际上就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张张“货币选票”。

  从根本上讲,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让老百姓敢花钱,不仅要发展经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还得同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消费马车不再止步“后假日经济”。侯严峰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