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牙膏含三氯生被疑致癌 国标允许作为防腐剂出现

2011年09月05日 09:0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牙膏遇到自来水,会产生致癌物吗?可能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美国媒体有一篇报道说,一些牙膏中含有一种叫三氯生的物质,一旦遇到自来水中的氯,就会产生一种叫“氯仿”的致癌物。那么,在我们身边常见的牙膏中,含有这种三氯生吗?它真的有这么可怕么?“闻牙膏色变”究竟有没有必要?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关于三氯生

  广泛使用于牙膏洗发水等

  记者在美国《纽约时报》的网站上找到这篇报道,据称,“三氯生”被怀疑可能会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并导致人体细菌产生抗药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重新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并且《纽约时报》报道,著名牙膏品牌高露洁仍然在其产品中使用三氯生。三氯生到底是什么呢?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室主任康经武:它就是一个抑菌剂,加进去之后可以杀细菌。有些国家也加到漱口水、牙膏里。这种东西,有的专家说是致癌,现在说是高剂量使用才会致癌。每公斤小老鼠吃三氯生的半致死量是3800毫克,它的毒性可能是根据这个来划分的。从这个点上来看,它也不是太毒。

  低剂量不足以致癌

  昨天(4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几家超市,发现除了中华的某款牙膏之外,绝大部分牙膏成分表中都没有三氯生。高露洁、佳洁士、中华、黑人等知名品牌的牙膏都在正常出售,并未出现下架或者滞销的情况。康经武研究员告诉记者,除了牙膏之外,三氯生还广泛使用在洗发水、沐浴露、药皂、漱口水等日化产品中,尤其是带有杀菌效果的,三氯生的出现率很高。

  康经武:洗手液和香波,我觉得,如果它是有抑菌和抗菌功能的,十有八九是有这种化合物在里面的。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抗菌剂,也是成本比较便宜的抗菌剂。

  早在2005年美国科学家就提出过“三氯生致癌”的理论,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向媒体表示,低剂量的三氯生对人体影响不足以导致癌症。

  去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启动对三氯生安全性的评估。同时,专家们的新研究结果更让人跌破眼镜——虽然三氯生是高效、安全的,但它在一定条件下,比如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或者排放到下水道后,会产生高毒性物质二恶英。美国有议员甚至敦促美国将三氯生列入禁用名单。

  ·关于牙膏成分标准

  牙膏国标允许三氯生出现

  那么,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日化产品还能用么?据报道,高露洁公司表示,目前在中国的产品均不含三氯生成分。以前推出的高露洁全效抗菌牙膏是含有三氯生的,但在中国仅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并且出于商业运作考虑,已于今年年初在中国停止生产。

  另外一家在三氯生事件中被提到的佳洁士牙膏生产商,保洁公司客服人员这样说:“三氯生这种成分,在医药或者家用、个人护理等各个领域,已经安全有效地应用了30多年的时间。”

  同样含有三氯生的中华牙膏,其生产商——联合利华公司客服人员这样说:“产品(三氯生)含量是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之内的,这个是可以放心使用我公司产品的。”

  牙膏成分和用量是否有标准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国使用的牙膏国家标准是从2009年2月1号开始实行的新国标,其中规定不许人为在原料中添加三氯生,但是可以作为防腐剂出现在牙膏中,但含量不得超过0.3%。

  无法据产品配方辨识三氯生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尚没有针对牙膏中三氯生毒性的检测结果,媒体报道的外国专家的实验在日化领域里是否同样适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无从判断。再加上三氯生的别称很多,比如“三氯新”、“三氯森”、“克力恩”等等,消费者在看到产品配方时,可能也无法对它进行辨识。即使牙膏配方完全透明公开,普通人也无法获知各种成分的主要作用以及对身体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北京嘉和口腔诊所医生告诉记者,建议大家经常更换牙膏品牌使用。

  医生:牙膏里最基本的,像摩擦剂、起泡剂、粘稠剂包括定型的这些,必须要得这些的。这里面微量的起到什么作用,很多可能不是厂家希望它有的,而是生产的过程中附带出来的,这都有可能。不要一直用一个牌子,一种产品,经常换一换。

  (记者舒晶晶 实习记者王舒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