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文县2月7日电(刘启舒)“三六九,往外走。”新年的钟声还在耳畔回响,贺新村的烟花爆竹还在竞相绽放,甘肃文县广大山乡农民迎着早春二月的明媚春光,纷纷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拉开了兔年打工潮的序幕,打算在新的一年里靠劳务收入发家致富。
打工富了穷山村 “淘金”路上再加油
刚过罢大年初一、初二,正月初三,文县一些农民便迫不及地相邀结伴,纷纷踏上打工之旅,去实现“淘金梦”。
告别山寨,告别父母,初三一大早,该县铁楼乡旧寨村张继华等几位返乡过年的打工农民,包乘了一辆“小面的”,驶往230多公里外的四川广元,转乘火车返回去年打工的河北务工。张继华说:“年前回家过年时,和打工的企业约定好了,正月初五上班。我们农民工也要信守承诺。”
旧寨村支书张纪荣介绍说,正月初三以来,这个村已有60多人离家,走南闯北忙打工。他相信,今年全村劳务收入肯定会超过去年。
弱力型变成技能型 怀揣技艺去打工
文县中庙乡坪里村,已有10多年的打工史,务工农民从起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20多人,起初都是靠卖苦力,后来通过参加文县举办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打工实践,人人都学会了砖工或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水电安装工等一门以上技术,成了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今年,村民们怀揣技艺去北京、山西太原打工,收入也将随之增加。
正月初三,回家过年的文县中庙乡余家湾村青年农民杜波、杜正平、杜国亮等,急匆匆地离家,返回四川务工。他们在四川为一家企业驾驶汽车,由于有一技之长,每人月收入都在两三千元。该村青农民王晓东,学会了烹饪技术。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新疆一家企业当厨师,一年收入2万多元。
打工仔成了“小老板” 带着乡亲去打工
打工潮,在文县铁楼乡演武坪村涌动。连日来,村民们纷纷踏上了去首都的“淘金路”。这个有136户人口的山村,就有270多个人外出务工,户均2人。
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竟然涌现出了杜继平、杜金生、杜根生、童银生、桂世全等5个“小老板”,年龄都在三四十岁,在北京创业发展。他们起先都是打工仔,经过几年闯荡,每人都在北京办起了喷涂公司。昔日打工仔,变成“小老板”,四处包工揽活,搞房屋建筑的涂料粉刷等。
政府部门为打工农民搞好服务
“今年,文县将拿出160万元培训经费,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全年要举办农民工技能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向农民传授汽车、农用车、装载机和挖掘机驾驶和维修,以及家电修理、餐饮、建筑、缝纫、家政等方面的技能。同时,还印制了3万册《农民工务工须知》、《农民工技能手册》,向农民工发放。今年,全县劳务经济收入可望突破5亿元大关,比去年增加10%左右……”文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尤小林介绍说。
近年来,文县劳动人事局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搞好技能培训、发布务工信息、建立劳务基地等措施,为农民工提供各种服务。据悉,该县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建立了20多个劳务基地,并和50多家大企业有劳务合同关系。农民务工已由过去“游兵散勇”向“集团军”发展,在劳务基地“大兵团”务工已成为一大特点。
参与互动(0) | 【编辑:闻育旻】 |
专题:记者新春见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