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G20 APEC蕴含国际新秩序萌动

2010年11月19日 10:0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论如何,G20与APEC两大重要峰会如此“紧接”具有特殊的“时空”含义,可谓时代潮流与历史趋势共同造就,蕴含着国际新秩序的萌动。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打贸易仗或货币战,没有任何一个赢家,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也承诺将做得更多。

  坊间有一个说法,在21世纪复杂的政经背景下,大家都关心美国要干什么,而中国又是怎么想的。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如果中国一直是个经济小国,中国做什么对世界影响不大,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小觑,与之同时而来的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也会更大。

  G20中的较量

  上世纪70年代,美元危机之下的美国推动七国集团成立。随后20多年间,G7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发挥着核心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各国经济遭重创,力不从心的G7主动提出召开G20峰会,于是有了2009年11月的G20华盛顿峰会。

  当世界经济还处在风暴眼中时,华盛顿和伦敦G20峰会推动了各国刺激经济的力度,联手进行财政扩张活动,承诺到2010年底推出总额达5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同时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信贷流。

  但当匹兹堡峰会召开时,各种经济数据呈现出乐观态势,各经济体由于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致,G20内部矛盾开始初现。

  第五次G20首脑峰会则于11月11日和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

  仅仅两年时间,G20的议题似乎被彻底颠覆。G20的议题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货币缺口,演变为今朝的货币泛滥。

  在首尔峰会上,备受声讨的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凸现了G20经济的难题。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超额印制美钞,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操控汇率”的人为手段,其结果是输出通货膨胀,令游资冲击各国市场,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为制造新的经济泡沫埋下隐患。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需求持续下降,为应对危机和经济衰退,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降低基准利率,部分已至零附近,但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通常的以短期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在此特殊情况下,以量化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成为主要中央银行对抗通货紧缩、稳定经济的必要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刘元春教授认为,美国目前这种货币政策的关键问题是美元持续走弱的趋势被加强,进一步巩固了通胀预期。而我们看得见的是,美元持续走低,印度、中国、巴西成为主要流入地,这种大进大出的模式将会对我国经济稳定产生很大冲击。刘元春认为,中国目前能够采取的措施,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外来资金流动的监管,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另外,也要管理好外汇储备所引发的流动性增长的对冲,对资金合理的引导,管理好国内一些资本流动性回收的速度以减少资本获利的区间,控制好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增加热钱套利的成本。

  在G20峰会上,与货币相关的问题也成为受各国关注的一大焦点?首尔峰会就汇率政策与协调提出四项建议,这些建议明确了20国集团韩国庆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成果,缓解了人们对“货币战”的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后,人们对热钱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担心加剧,峰会特别指出对此应保持警惕,减少其可能带给新兴经济体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中方的立场也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东盟国家: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都在会上肯定中国贡献。

  “自由贸易”是否是神话

  另一边,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4日在日本横滨闭幕。尽管20国集团峰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生过争拗,在日本横滨出席APEC会议的中、美、日领袖都承诺推动自由贸易。与会领袖发表名为《横滨愿景》的闭幕宣言,誓言将朝向自由贸易迈进,并最终达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成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非始自今年。早在2006年的越南河内峰会上,美国就率先提出这个构想,以整合亚太地区的多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议。2009年12月11日召开的APEC峰会“领袖宣言”中也表明,将持续研究成立亚太自贸区的可行性。亚太自贸区一旦成立,这个区域的贸易往来将占全球贸易量的44%,国内生产总值更占全球经济的一半以上。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专题:G20首尔峰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