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差价和全球失衡存在一个反馈循环关系。如果发达国家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的货币环境也将宽松,从而导致了净储蓄的增加,进一步加剧全球失衡
IMF份额改革尘埃落定。
10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韩国闭幕。会议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欧洲同意放弃两个席位,并将6%投票权转让给新兴经济体。预计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的份额将由目前的第六位上升为第三位。
IMF总裁卡恩认为,增加新兴经济体的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管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份额的提高,有利于新兴经济体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国际经济努力向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这只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手段之一。“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部分取决于全球经济和亚洲经济体的货币情况。”IMF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说。
李一衡认为,全球货币差价和全球失衡存在一个反馈循环关系。如果发达国家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的货币环境也将宽松,从而导致了净储蓄的增加,进一步加剧全球失衡。
“全球失衡的降低需要减少流动性过剩,需要全球货币政策的再协调。”李一衡说。
全球货币扩张之殇
《财经国家周刊》:10月23日,G20会议在就改革IMF份额达成共识,新兴经济体在IMF的影响力增加。你对此作何评价?
李一衡:这方面我们的总裁斯特劳斯•卡恩的话更有份量。他在23日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管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
根据卡恩的话,二十国集团在一年前同意转移IMF至少5%的投票权给新兴国家,因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良多,在IMF却没有相应的影响力。
如今,欧洲已经同意放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上的两张坐席,以让予发展中国家成员,上述4个新兴大国将会位列IMF前十名股东之中。
IMF董事会可能在11月份的第一周批准改革方案,并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完成改革。改革方案包括IMF执行董事会席位组成的变化以及10个最大股东的变化。
《财经国家周刊》:受美国等国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加剧的影响,大量资本流入亚洲新兴经济体。如何分析这一现象?
李一衡:过去十年,全球货币政策非常宽松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美国,有巨大的流动性资本,银行的信用扩张规模也显著增大。
随着全球范围的金融整合,流动性蔓延到了其他国家。
由于亚洲国家经济增长较为强劲,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吸引投资者更多关注亚洲的投资机会。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