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绿色乌审的生态进行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内蒙古鄂尔多斯:绿色乌审的生态进行曲

2010年08月19日 18:45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正是乌审草原最美丽的花季,从远古的萨拉乌苏河畔到神秘的察汗苏力德旅游区,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到生态工业园区,从世界级整装气田到即将开发的大煤田,乌审旗正在演绎着绿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的生态进行曲。

  生态工业体系初具雏形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是一尊硕大无朋的“聚宝盆”,有人称其为“中国的科威特”;还有人把它比作鄂尔多斯高原这个“大水盆”的“盆底”,是水资源最富集的地方。这里是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的主产区,如今又勘探发现了远景储量1100亿立方米。它是水电相济之地,是煤气共生的故乡。

  近年来,乌审旗依托资源优势,借助开发大气田、大煤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确定“工业强旗”的战略,把煤炭和天然气这条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以煤为基础,气为补充,水为支撑,各种资源互动开发的新模式。当我们踩着自治区打造1000万吨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节拍,走向已经投产的100万吨甲醇生产现场,以及生物质电厂建设基地、无定河镇纳林河蒙大新能源基地,深深感受到了能源重化工和新能源基地建设为沉寂的乌审草原平添的现代气息。

  乌审旗唱起新型工业化进行曲,昔日“牧区大寨”乌审召已成了“气势磅礴”化工城,乌兰陶勒盖成了自治区级开发区,嘎鲁图、河南、巴图湾、大牛地变成一片片开发热区。

  昔日人们眼里不起眼的乌审旗在开发中建设,在开拓中崛起。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7.2亿元。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列西部35强,进入全区工业10强。

  生态文化将草原文化推向世界

  依托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乌审旗在自治区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旗,抓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四个层面”的开发,逐步形成政府抓、企业投、民间促的“三支力量”,科学构筑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板块”。

  乌审旗近年来文化的喜事大事接连不断。先后举办的纪念河套人遗址发现80周年学术座谈会、萨冈彻辰诞辰400周年纪念大会、《蒙古源流》学术研讨会和蒙陕宁草原文化旅游协作会盛况空前,10多家媒体,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在这里,让萨冈彻辰和《蒙古源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随着隆重举办“世界防治荒漠化日”活动,乌审旗拉开了生态建设新的一幕,从此“生态文化”成了乌审人耳熟能详的名词。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自治区文化厅和鄂尔多斯市政府联合举办的萨拉乌苏古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升了鄂尔多斯和乌审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在旗府所在地嘎鲁图镇,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规模达1万平方米,集影剧院、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健身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乌审旗群众文化活动条件的根本改善。另外,萨拉乌苏遗址被确定为国家遗址保护示范基地,察罕苏力德游牧生态旅游区入选中国民族文化旅游10大品牌,荣获“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和“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3项桂冠,同时,还被评为蒙古族口头诗之乡和敖日胡日呼文艺之乡。文化旅游正在成为全旗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生态型农牧业托起七彩长虹

  乌审旗依托良好的农牧业基础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要求,对全旗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人口布局、种养结构、养殖方法、资金分配方式进行大调整,实施基地化运作、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整合现有土地和草牧场资源,建成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5.8万亩。

  沿着清澈奔流的无定河,一家家“农”字号加工企业,构筑着无定河畔农牧业产业“航母”,形成了亮点频闪,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基地。

  几年来,乌审旗已成功培育和注册了“皇香”、“萨拉乌苏”等一批绿色农畜产品品牌,13种农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16.5万亩玉米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同时,乌审旗还坚持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大力扶持养殖小区建设,主攻农区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集约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200万只,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52万亩,饲料玉米和优质牧草达54万亩。

  从广袤的旷野到繁荣的城乡,“企”字头和“农”字号项目,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羊毛协会、奶牛协会、西瓜协会、玉米制种协会等29个协会引领着农牧业的团队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基地化,涌现出了名扬四方的红境滩的西瓜、巴图湾的鲤鱼、纳林河的玉米制种、嘎鲁图与苏力德的羊肉。(作者为鄂尔多斯乌审旗宣传部副部长 折海军)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