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50年

广告

搜狐公司中国新闻社

 1949-1999


 

 

 

 

 

 

[返回]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国庆网站首页>>新中国高层职官志>>新中国高层职官志内容

程子华 (1905-1991.3)

山西解县(今运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和保卫海陆丰革命政权的斗争。1929年领导大冶兵暴。1933年获二等红星奖章。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五军三0七团团长,第五军团师长、师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1934年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第二十五军军长、政委。参加领导第二十五军长征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到达陕北后,任第十五军团政委。参与指挥劳山、榆林桥战役。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委,中共冀中区委书记,领导和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代书记,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了分校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和保卫海陆丰革命政权的斗争。1929年领导大冶兵暴。1933年获二等红星奖章。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五军三0七团团长,第五军团师长、师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1934年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第二十五军军长、政委。参加领导第二十五军长征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到达陕北后,任第十五军团政委。参与指挥劳山、榆林桥战役。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委,中共冀中区委书记,领导和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代书记,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了热河和辽西走廊根据地。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在辽沈战役中,指挥塔山阻击战。参加了平津战役。后任北平警备司令兼政委,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政府主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商业部部长,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三总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民政部部长,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1987年先后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著有《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

1991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程 潜 (1882-1968)

湖南醴陵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九江卫戍司令,江右军总指挥,武汉国民政府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天水行营主任。抗战胜利后,任武汉行辕主任。1947年参加总统竞选,失败后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与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在长沙率部起义。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68年4月9日逝世。

 

程思远 (1908.8-)

曾用名程思安。广西宾阳人。无党派。罗马大学研究生毕业,政治学博士。1930年-1934年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的秘书。1934年-1937年在罗马大学攻读研究生。1938年-1942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秘书,三青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副处长,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主任,三青团广西支团书记。1942年-1946年任三青团中央干事兼社会服务处处长、中央常务干事,广西省政府驻渝代表,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7年-1949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央非常委员会副秘书长。1949年-1965年寓居香港,曾任《正午报》专栏作家。1956年4月应邀回国观光,同时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重托,于1965年7月完成了帮助李宗仁夫妇回国的使命。1965年随李宗仁回到北京定居。后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避暑山庄外八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1992年6月当选为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月当选为第二届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名誉主席,9月被推选为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兼任北京黄埔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11月起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12月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94年起任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1995年10月起任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11月任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名誉会长、杭州大学名誉董事长和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1996年2月起任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1996年3月起任首届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1997年5月当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8年6月当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1998年9月当选为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1999年7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

1997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3月获美国“肯塔基克罗最高荣誉奖”。

著有《蒋李关系与中国》、《李宗仁先生晚年》、《政坛回忆》、《政海秘辛》、《白崇禧传》、《我的回忆》。

第一位妻子:蒋秀华。1933年结婚,1939年离婚。

第二位妻子:郑雷。1941年结婚,1944年离婚。

夫人:石泓。1948年12月结婚。

长女:林黛(程月如)。与蒋秀华所生。在香港成为影星,并跃登“四届影后”的宝

座。后服药自尽。

二女:宣亚。与郑雷所生。

 

傅作义 (1895-1974.4.19) 字宜生。山西临猗人。保定军校毕业。原为阎锡山部属。1930年参加阎、冯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1931年后曾任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底,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对北平和绥远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9月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利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是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童第周 (1902-1979.3)

浙江鄞县人。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33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1938年任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教授。1938年-1942年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1942年-1944年任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1944年-1946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曾任中国中央研究院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主任、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了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六十年代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独特创见。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被国际生物界誉为“童鱼”。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七十余篇。

1979年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

1995年雕像入选青岛名人雕塑园。

妻子:叶毓芬,1930年结婚。毕业于复旦大学。1976年去世。

 

温家宝 (1942.9-)

天津市人。研究生学历。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1965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

1965年-1968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读研究生。1968年-1978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区域测量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1978年-1979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1979年-1981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1981年-1982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1982年-1983年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1985年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5年-1986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年-1993年3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1987年当选为第十三届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87年-1993年3月兼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6年3月起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副组长。1997年9月当选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8年起任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199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4月起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1998年5月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是中共第十三至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

 

谢 非 (1932.11-)

广东陆河人。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1月参加工作, 高中学历。1947年-1955年任广东省陆丰县河田镇民运组组长、镇政府指导员、区委委员、土改工作队队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1960年任广东省陆丰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县委书记(其间:1959年-1960年在广东省委党校中级班学习)。1960年-1973年任广东省《上游》杂志社编辑,中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广东省革委会政工组政工办公室副主任。1973年-1979年任广东省科教政治部副主任、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三人领导小组成员。1979年-1983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83年-1986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其间,1983年-1984年在中央党校进修部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6年-198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1988年-1991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1991年-1992年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2月起任广东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年5月-1998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8年5月起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至十五届中央委员,第七至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

 

谢觉哉(1884.4.27-1971.6)

又名谢焕南。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代曾在农村任小学教员。1920年任《湖南通俗日报》总编辑。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后主编《湖南民报》。1926年12月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常委。1927年任湖南中共党校秘书长。

1928年在上海负责编辑《红旗报》和《上海日报》。1931年秋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省委政治秘书长,《工农日报》主编,文化部副部长,党校教务长等。

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部长等。参加了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等。1937年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1939年后,历任中央党校副校长,西北局副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党团书记等。1941年后,历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边区政府总编整委员会委员,法律研究委员会主委,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兼政法大学校长等。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是新中国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不惑集》、《散文集》、《小品文选》、《交朋友的道理》、《工作与学习》。出版有《谢觉哉杂文选》、《谢老诗选》等。

1971年6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1994年6月,铜像在中国政法大学落成。

夫人:王定国。

 

谢富治 (1909-1972.3)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红军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训处主任,三八五旅政治委员,太岳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八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历任川东军区政治委员,川东区党委书记,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委,军委办事组成员。1952年-1954年3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1954年3月-1957年1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1955年3月-1957年10月任军委办事组成员。1952年-1954年3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1954年3月-1957年1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1955年3月-1957年10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7年12月-1959年8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59年9月任国务院公安部部长。1965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67年4月-1972年3月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7年5月-1971年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68年7月-1972年3月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1971年3月-1972年3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1971年1月-1972年3月任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72年3月2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

“文革”中,参与林彪、江青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80年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谢富治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开除其党籍,撤销对他的悼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鉴于其已死亡,决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楚图南 (1899.8-1994.4)

云南文山人。1919年昆明联合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史地系。后参与组织“劳动文化社”,主编出版“劳动文化”周刊。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我国早期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

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毕业后,到昆明省立一中等学校任教。1925年赴东北工作。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地以中学教师为职业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28年后,遭反动当局通缉,辗转山东泰安、曲阜、济南、青岛及哈尔滨等地,继续在青年学生中宣传进步思想。1930年底,被捕入狱并被判以重刑。1934年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民主活动,同年底到河南开封,在北仓女中任教。1935年在暨南大学史地系任教,并参加上海文化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还曾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昆明分会会长。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民盟云南省支部负责人之一。

1945年在民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任上海法学院教授。1947年1月出席民盟第一届二中全会,同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后,离开上海到香港,后又回上海准备进入解放区。1948年底,到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参加政策学习和入城准备。1949年到北平参加文教接管,并参加新政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民盟中央西南特派员、西南总支部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

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第五届中央代主席、主席,第六届中央名誉主席。1986年被补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2年12月被推举为民盟第七届中央名誉主席。1994年起任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委。

著有散文集《刁斗集》、《荷戈集》,译有(美)惠特曼诗集《草叶集选》(德)威尔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俄)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等。

1994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儿子:楚 庄。

女儿:楚泽湘。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信息部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