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一日电
国庆大典评说: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记者 尹丹丹
在今年的国庆游行中,当展现新中国环保事业面貌的方队伴着因专题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而家喻户晓的《长江之歌》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中国人的心情也许会有点儿复杂:既感到自豪与充满期望,又怀有深切的忧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新中国的环保事业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孕育于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开始被纳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在八十年代获得了迅速发展,从九十年代起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八十年代初创办的《中国环境报》还成了当时全球第一家国家级环保专业报纸;现在,全国约有三十多家地方环境报和几百种环境专业期刊。
更为重要的是,在近些年经济飞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呈下降或持平趋势,污染物处理率和达标率均保持着增长势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还有所改善,基本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这些值得自豪与赞扬。
毋庸讳言,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按官方的说法就是:环境形势依旧严峻,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依旧如故,甚至有的还在加剧;“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仍在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继续,并正向农村蔓延。就拿长江来说,去年那场造成惨重损失的洪水的根源之一,就是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
不过,另一方面,民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间的紧密关系,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均被上升为基本国策,以及国家从政策到资金上对环保事业的支持等,又是令人感到欣慰、能增强信心的积极因素。
众多且还在增加的人口,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仍显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技术能力,都已是国内外公认的现实。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极为迅猛的时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因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而日益加大,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超负荷过度消耗,污染物排放量却急剧增加。
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的情况一样,中国人终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
一九九六年,中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二O一O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中国在下个世纪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两年前制定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便成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
在同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而“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他把环境保护称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环保被正式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在十六年前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这次会议提出了对经济、城乡和环境的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种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
经过努力工作,到去年,全国工业废水处理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百分之六十五,工业废气消烟除尘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八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一批大中城市,实现了车用汽油无铅化,建立了环境质量周报和日报制度;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为百分之七十三,供水普及率是百分之九十五;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十四,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四;建立了九百二十六处各类自然保护区,其中长白山、西双版纳等十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环境发展领域的各项活动,签署和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十八项国际环境公约,并与二十四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环境合作协议,引进外资、先进科技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这两年,中共中央在“两会”召开期间都安排了环保问题座谈会,决策层领导直接听取了环保工作汇报。去年的国务院机构大改革,将原来副部级的国家环保局提升为国家环保总局,并强化了其环境监督执法职能。
在投资方面,八十年代初中国每年用于环保的投资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零点五三;到八十年代末,这一比例提高了零点一个百分点;九十年代中期,比重升为百分之零点七三;去年,环保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了百分之一。
而对环保事业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措施还在于教育。目前,环保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全国有一百四十所高校、上百所中专及职业高中开设了环保专业,共拥有环境类专业五十一个,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单位分别有二百二十三个和七十七个,此外还有若干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人有句老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走过一段弯路、犯过许多错误后,今天的人再次强烈产生了这种意识。不过,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传之子孙后代,还需要中国人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汗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