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九月二十七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外资为福建注入活力 中新社记者 郑珊云
五十年年代,福建是中国的海防前线,战火纷飞,硝烟迷漫。今天,福建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省份,春风拂面,引得外资纷至沓来。福建已由原来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省份,发展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沿海开放省份。
其实,福建最早利用外资的项目是五十年代兴建的福建古田水电站,那是中国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引进资金兴建的四百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六十至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利用外资处于停滞状态,福建也不例外,同时福建长期作为海防前线,国家投入也很少,因此福建不仅工业基础差,而且基础设施落后。
一九七八年后,中央决定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福建借助改革开放政策优势、地理区位优势、重点侨乡优势以及对台战略地位优势等,利用外资发展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全面展开。至去年低,全省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数达二万四千八百六十一个,合同外资金额五百六十点八七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二百七十四点一二亿美元,已开业投产企业一万四千四百零九家。全省实际到资占全国百分之十左右,排名第四,居全国前列。目前,外商在福建的投资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福建利用外资的重点由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结构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跨国公司、财团进入福建;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和技术结构进一步改善;资金与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的领域进一步拓宽,许多第三产业的行业开始成为了利用外商投资的试点。
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表明,利用外资是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牵动力量,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新增长点。福建经济变化大、发展快、形势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福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在短短二十年内由第二十二位上升到第六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显著,利用外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外资已成为福建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有效地改善了福建基础产业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外商投资兴办了一批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湄洲湾火电厂、福州榕昌火电厂、龙岩恒发电力发展公司,以及福州青州大桥、福清元洪码头等,大大改善了福建省投资环境。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和外贸出口已占全省半壁江山,有力保证了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去年,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达一千三百零五点二二亿元,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近三成,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五十四点七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三点二,占全省出口总值的近五成五。同时,全省涉外税收占全省总额的比重也已达四分之一以上,成为福建省各地的重要税源。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安排的就业人数约占全省就业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向度高,从而推动了福建省经济与国际经济互补互接,并促进了产业结构产优化,福建省电子行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通过利用外资进行发展和提高,新开发的出口商品有电视机、录像机、电话机、电脑、音响、电子元器件等六大类,农业、食品制造、建材、机械、石化行业等也通过利用外资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由于福建与台湾特殊的地缘人缘亲缘关系,台商投资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福建第二大外资来源。到一九九八年底止,全省累计已批准台资企业五千五百一十六家,合同台资一百零二点七五亿美元,实际到资六十九点五九亿美元。台商投资对福建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得到满意的投资回报,在闽台资企业获利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在厦门经济特区更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投资和生产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