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九月二十一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鸡毛”果真飞上天
中新社记者 王健
五十年代上海流行一出沪剧,叫做《鸡毛飞上天》,是由沪剧界“大姐大”丁是娥主演的,说的是当时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政府和社会扶持下自力艰苦办起沪上第一所民办小学的真实故事。
许多上海的老教师至今仍然十分清楚地记得这出戏。一位已是资深教学专家的教师回忆当年情景说,尽管“旧上海”的排场和情调似乎已成为眼下不少商家或影视作品的常用“背景”,然而在当时,大多数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家很难有经济实力供其子弟读书,这也是历史事实。因此共产党执政上海之后,在教育方面要做的头一桩事情就是要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学。于是有人民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等制度的出台。这位老教师至今清楚记得当年因家境困顿而得到政府支助,夜间免费读中学,白天还能免费在校吃三顿饭的情景。
努力普及六年小学教育,由生活安定而形成的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至儿童入学年龄的提前,使得五十年代后期已经大为增多的公立学校也一时难以容纳全市的适龄学童。于是民办学校这一形式,便作为补充开始流行。为数并不算多的民办学校多为租借库房、民舍等简陋处所经营,教职人员也不如公立来得“正宗”。故其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而被人们喻为难以飞上天去的鸡毛。
转眼数十年。上海的教育格局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九十年代,上海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而到了今年,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左右,实现了基本普及十二年教育的目标。与此同时,全市高中阶段的毕业生,只要愿意就读,均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上海教育的着眼点早已不再是当年作为口号的“个个儿童能入学”,而是作为“科教兴市”战略的一环,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与此相应,生活富足起来的上海市民对教育的需求,也已不是数十年前的“我要读书”,而是愿意出钱让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好,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于是一个规模可观的教育产业开始形成。在公立学校经过脱胎换骨式的改建和扩展,已经具有相当水准的同时,民办学校也早已不是昔日的“鸡毛”形象,而出现了许多颇受学生家长择校时青睐的名牌。而由于民间办学在收费方面的灵活性,其校舍、设施,以及教学人员的水准等往往并不亚于普通的公立,甚而有出其上者。在民办学校读书,也不再是一桩不甚叫得响的事情了。上海的民办中小学目前已有一百五十八所;由行业、企业兴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二百所,并有了民办的普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大学等;而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也已达到六十六个。上海由此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鸡毛”果真飞上了天,而上海人对于教育的瞩望,也跨越了新的世纪。他们的现任市长,也是教师出身的徐匡迪最近在一个严肃的场合郑重道出了这份愿望:上海要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上海的教育在总体上要达到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在某些方面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