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四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餐桌上的变化
中新社记者 贾全欣
身染沉疴的张奶奶想吃几粒花生米,孝顺的子孙为此跑遍京城,空手而归。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的中国。
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女士回忆说,我们这代人,童年时夏天能够吃上三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冬天能买四分钱一卷的果丹皮,便能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
由于供不应求,从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对粮、油、菜、副食品和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实行票证供应。买糖、买点心、买芝麻酱、买粉丝、买碱面,没有一件少得了票证。
中国食品和副食品极度短缺的状况,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达到登峰造极。
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使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种食品、日用品供应紧缺的状况开始缓解。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粮油、副食品等开始敞开供应,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成为收藏家的囊中之物。
今天,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现在,谁会在乎半个烧饼呢。”张女士说。
过去限量供应的大白菜已经让位于芥兰、木耳菜、丝瓜、西红柿、鲜蘑、荷兰豆,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装满着各种各样时令新鲜的蔬菜水果。
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被海鲜取而代之。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象拔蚌、鲈鱼、乌鱼、生鱼片等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看看满大街叫卖烤白薯、煮玉米的小贩,就知道粗粮重新成为中国队饭桌上的新宠,因为吃腻了精米白面。
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的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过去,偌大的京城饭馆、酒家屈指可数。而今,无论你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大排档随处可见。
每当逢年过节、家中来客、亲友生日、红白喜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下馆子。昔日有钱人光顾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老百姓或与亲朋好友相聚、或消闲纳凉、或一饱口福的方便场所。
如果人们既不想做饭,又不愿意进餐馆,那么五光十色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便成为首选之物。
中国目前有一百五十多种速冻食品,近五年,速冻食品的产量达到八百多万吨。
与上述速冻食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冷冻鸡、冷冻虾、冷冻蟹等冷冻食品受到冷落。
过去,人们喜欢买冷冻室大的电冰箱储存鸡鸭鱼肉,而今却讲究吃富于营养的鲜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带着露水的嫩黄瓜,空运来的鲜荔枝,放在餐桌上还在甩尾的活虾,叶子翠绿的鲜桃,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吃得好,还要喝得俏。百姓餐桌上的酒,象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拨又一拨。白酒、红酒、干红、干白、各种啤酒“你方唱罢我登台”,让人眼花缭乱。
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尽可随意选用。
各种饮料,乳酸的、碳酸的、纯果汁的、果肉的、茶叶型的、玉米型的,让想吃什么吃什么的小朋友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生活品质提高后,衣食不愁的中国人更加向往着保持青春和魅力,应运而生的健美食品、减肥食品便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且生意异常火爆。
中国人食品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其市场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统计数字表明,一九九八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五千九百亿元人民币,继续高居中国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