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电影院“变脸”记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电影院“变脸”记
中新社记者 杨瑞春
八十年代以前,当许多中国人还要自带小凳去看露天电影的时候,那一刻对富裕的直接诉求就是能去正式电影院。
露天的是五分钱一张票,正式影院是一角。节省五分钱对当时的家庭来说十分必要。
空调是什么?那时侯连风扇都没有的人是想象不出的;沙发椅?不用自带座椅就很省事了;数码立体声?没听说过……
能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今天都享受着。在放着冷气的豪华影院里,感受着高科技的声光艺术,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由发起感慨。
以前看露天电影,尽管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毕竟是物质匮乏时代里难得的亮点。在那时的农村,能有露天电影看,十里八村的人都能聚集来,热闹得如过节。
不过露天毕竟是露天,总有老天爷不高兴的时候。已近中年的张女士记得,有次看一部叫《大河奔流》的影片,银幕上演的是黄河泛滥,看着看着天下起了大雨。观众四散跑到家时,早已成了“落汤鸡”。
露天影院的老观众到正式影院的大转移,发生在八十年代以后。当多出来的那几分、几毛钱对于人们已经算不上什么的时候,露天影院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
经济发展速度快,欲望的发展更无止境。人们迈进正式影院的热情没有延续几天,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中国影院从几十年一个样变成为改头换面最快的地方。
北京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著名的首都电影院是北京市第一家光学立体声电影院,在一九八三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新装了美国杜比立体环音设备。一楼和二楼两层观众厅换上了一千多个沙发座椅,成为当时最高档的电影院。
一九八八年,“鸳鸯座”的出现曾经是争论一时的话题。大华电影院率先安装了五十三对双人座,当时被戏称为“鸳鸯座”。尽管当时这种座位形式争议很大,但场场爆满的受欢迎程度让它迅速普及到全北京的影院。电影院的多重娱乐化也是此时此地开始的,使人们除了看电影之外,还可以看录像、跳舞、玩台球。
北京首家电影院小厅--地质礼堂一九九一年初开业。
一九九五年以后,中国每年开始进口一定数量的美国大片,特殊的音效要求带动了影院立体声设备的改造。数码立体声开始在影院普及。到今天,全市七十四家电影院里有五十家是立体声影院,共六十九个厅,其中有二十三个是国际最先进的数码立体声设施。当放映动作片、灾难片、战争片等音效要求高的影片时,这些影院成为北京人的首选。
如今在北京,一些特殊的影院也星罗棋布,球幕电影院、巨幕电影院、激光水幕电影院让人有不同的艺术享受。还有这两年引进的动感影院,看惊险电影时,可活动的座椅真地能让你如身临其境。
综合性的影城也开始出现了。北京新建成的新东安市场下面的影城有八个厅,虽然还未营业,已让很多人心向往之。到时候,观众可以徜徉在一座影城里,选择自己最爱的影片。
当然,影院“变脸”,电影票价也跟着变。八十年代以前是五分、一毛钱,到一九八四年放映美国立体电影《枪手哈特》时票价涨到每张一元钱,就已经让人“肝颤”了。但看看现在,二十元左右是平常,碰上《泰坦尼克号》和《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电影,票价竟能浮动到五十到八十元。
越来越快的改变速度让老先生老太太们有点看不懂了。“以前啊棗”当这样的感慨话声未落的时候。又一批影院的改造开始了,又一些现代化的影院在他们身旁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