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庆
(1915.11.18-)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委会主任。理论化学家。
江苏宜兴人。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年赴美考察原子能,后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50年2月回国。1952年-1986年在吉林大学(原东北人民大学)任教。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同年被高教部聘为国家首批一级教授。1978年任吉林大学校长。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第一届化学学科评议组组长,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届、二十三届理事长,《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主编,国际量子和分子科学研究学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名誉主任,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4年7月当选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1997年9月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至十二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界)。
专于理论化学。先后4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2次一等奖。50年代初,独到地提出了分子内旋转势能函数问题,受到国内外化学界的高度评价,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分子内旋转的先驱者”。1956年,这一重大成果获得了国家首次自然科学三等奖。50年代中期,与他人合作研究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这一成果于1989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0年代初,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成果于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70年代初,对分子轨道图形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研究中,提出了“局部对称性”的新概念,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其成果《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和广泛应用。此外,还有五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他的学生中,已有8名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1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4年6月荣获1993年度陈嘉庚奖(化学奖)。1995年10月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合著有《配位场理论方法》、《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量子化学》、《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发表论文260余篇。
谈家桢 (1909.9-)
民盟中央名誉主席,生物学家,遗传学家, 中科院院士。
浙江宁波人。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32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硕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遗传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195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校长顾问、遗传学研究所所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第十五至十七届国际遗传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常委,上海自然博物馆馆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理事会理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席教授,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第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第六届中央副主席兼第十届上海市委主委,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92年12月-1996年11月任民盟第七届中央副主席。1996年11月在民盟七届五中全会上当选民盟中央名誉主席。1993年2月当选为上海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6月当选为民盟上海市第十一届名誉主委。1997年10月当选为民盟中央第八届名誉主席。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
最早把分子生物学介绍到国内,专长遗传学教学和研究,在果蝇遗传研究方面富有成果。其中关于果蝇不同种之间的染色体内部结构异同的分析和瓢虫色斑嵌镶显性理论两项创始性研究成果,得到国际遗传学界的重视。1984年被加拿大约克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德国康斯登茨大学功勋奖、美国罗斯福夫人肿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85年被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著有《谈谈摩尔根遗传学》、《原子时代的遗传学》、《亚洲瓢虫色斑遗传中的嵌镶显性》等。1992年7月《谈家桢文选》出版发行。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1989年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1997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基金会与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九源奖学金”。
黄 昆 (1919.9-) 中科院院士。固体物理学家。
浙江嘉兴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194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年获西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留学英国,为固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特教授的研究生。1947年获英国不列斯托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48年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1951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中科院主席团成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科技)。
四十年代提出的固体中杂质缺陷导到X光漫射的理论,自六十年代起为外国学者证实并得到应用,被称为“黄漫射”。1950年同其夫人艾夫·里斯(李爱扶)合作,首次提出多声子的幅射和无幅射跃迁的量子理论。该理论与苏联佩卡尔发表的有关幅射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黄-佩卡尔理论”或“黄-里斯理论”。1951年,首次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为1963年国际上拉曼散射实验所证实,被命名为一种元激发--极化激元,所提出的运动方程,被国际上称为“黄方程”。与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德博恩教授合著的《晶体格力学》,1954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该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著作,是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必读之书。还著有《固体物理学》,与谢希德合著《半导体物理学》。1980年以来发表的《无幅射跃迁的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论文,解决了二十多年来国际上在此理论发展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984年获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授予的“理论物理弗雷曼奖”,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授予的“卓越的外国学者”称号。1986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10月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6年6月获1995年度陈嘉庚奖-数理科学奖。
梁守(般+木[上下结构])(1916-)
中科院院士。火箭专家。
福建福州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40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大和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后任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开始从事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先后任总体设计部主任、弹道导弹总设计师,研究所所长,研究院副院长。1981年被增补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85年10月被国际宇航科学院接纳为院士。1993年10月被浙江大学聘为浙大名誉教授。1994年起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是中国导弹事业奠基人之一。在多种导弹型号的研制过程中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曾获国务院创造发明奖。1994年8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奖励。
梁思成 (1901-1972) 中科院院士。建筑学家。
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盟成员。11岁回国,14岁进清华学堂,23岁留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学府学习建筑兼西方建筑史。1928年回国,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委员。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土建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都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政协北京市第三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第二、三届中央委员。
解放前任职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调查、测绘过较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整理过一些建筑古籍。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作出了贡献。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宋〈营造法式〉注释》(稿)及古代建筑调查报告和论文数十篇。
1972年1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1岁。
夫人:林徽因。
父亲:梁启超。
弟弟:梁思永,考古学家。
梁思礼,中科院院士,导弹控制系统专家。
童第周 (1902-1979.3) 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
浙江鄞县人。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33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1938年任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教授。1938年-1942年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1942年-1944年任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1944年-1946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曾任中国中央研究院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主任、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了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六十年代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独特创见。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被国际生物界誉为“童鱼”。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七十余篇。
1979年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
大女儿:童夙明,上海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女婿:成令忠,上海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有两儿子。
路甬祥 (1942.4-)
中国科学院院长、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
浙江省宁波人。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81年获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大学讲师、教授、流体传动及控制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副校长、校长、党委常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发展委员会主任、21世纪人才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5年任浙江大学副校长。1988年-1995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1年5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科协副主席,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通讯院士。1992年1月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3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5年11月获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工程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当选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7年5月当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1997年7月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长。1998年起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同年12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1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电液比例控制新技术方面做出成绩。科研成果“电液比例新技术”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通插装式电液比例调速装置”等项目获联邦德国、美国的专利发明。1984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获德国狄塞尔金质奖章和洪堡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