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
(1902.8-1993.11) 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江苏宜兴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924年在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学习。1924年-1928年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奖。1928年-1929年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跟随物理学家海森堡、在瑞士苏黎士国立工业大学跟随物理学家泡利从事科研。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6年-193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在爱因斯坦指导下,从事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43年-194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研究及战时科学研究(其间,曾当选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1947年4月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世界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争取和平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中波友好协会会长,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6年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1988年当选为世界科学院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届中央副主席、主席,第八届中央主席。1992年12月被推举为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名誉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
是我国理论物理与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一直从事物理学基础理论中难度最大的两个方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湍流理论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广义相对论的研究方面,在引入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求得了静止场的不同类型的严格解,从而充实了爱因斯坦的引力论。并且还证实了,在一定条件下,引力场方程本身即可给出宇宙的各向同性(或均匀性)和“弗里德曼”宇宙的度规张量,使该宇宙的度规表达式的求解大大简化,将广义相对论宇宙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后经过长期对求解引力方程方法的思考,又提出谐和条件应作为一个严格的物理条件,来补充独立引力方程个数不足的困难,并亲自设计测量光速的实验,证实了自己的预测,这在对爱因斯坦引力论的理解上又取得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进展。在湍流理论的研究方面,被世界公认为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三、四十年代第一个推导出湍流脉动方程,并提出以逐级逼近法求解,引起广泛重视,在美国、苏联等国被广泛引用并得到发展,被誉为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代”,“现代湍流数值的奠基性工作”。七十年代,提出准相似性条件的引入,是对湍流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在原有的理论系统下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八十年代,又提出求解脉动方程的逐级迭代法,从而使他1945年提出的湍流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方程应联立求解得以实现,湍流求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1993年11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
1996年11月17日,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正式设立本金为20万元的“周培源科学和平奖励基金”。
郑作新 (1906.11-1998.6.27) 鸟类学家,动物地理学家。
福建福州人。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同年赴美留学。193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荣誉学会会员。回国后任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主任、教授、理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1945年-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
建国后,历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濒危动植物种科学组组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动物学报》主编,《中国动物志》副主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校生物系教授,英国“世界雉类协会”副会长、会长,国际鹤类基金会顾问、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馆业务副馆长、自然历史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还是美国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美国鸟类学会荣誉会员,日本、德国、英国等鸟类学会通讯会员,美国“国际鹤类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动植物科学组组长。
是中国鸟类学的奠基人,中国动物地理学的开拓者,野生动物保护的倡导者和宣传者,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鸟类协会、动物协会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撰写了100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另外还发现了16个鸟类新亚种,并提出了关于物种起源地及其他理论性问题的独特见解。
有研究专著19部、专业书册约30本、研究论文166篇、科普文章250余篇。其代表作《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为中国鸟类学的经典著作。所著《中国鸟类系统分类研究》、《中国动物区划》、《中国经济鸟类志》、《中国鸟类志》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所著的《中国鸟类区系纲要》(英文版)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1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荣誉奖”;1989年5月获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学会颁发的1988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特殊成就奖”。1993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他“保护野生动物终身荣誉奖”。
1998年6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冼鼎昌 (1935.8-)
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同步幅射应用学家。
广东广州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1月3日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同步幅射实验室,并因此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曾协助朱洪元在相对论协变形式与内部对称结构波函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发展了相对论不变的相空间计算方法、累积量变分法、解析延拓法,提出了“同步变换”的概念,在经典规场、分子四维波函数和格点规范场理论研究中取得了成绩。与国外同时提出了X光光声EXAFS的设想,开拓了同步辐射应用的一个新领域。
赵九章 (1907-1968)
中科院院士。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浙江吴兴人。192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4年考取公费留美。1935年在柏林大学攻读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动力海洋学。1938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任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兼任四川重庆北碚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任该所代理所长。1947年被气象学会推荐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1958年5月任中科院“581小组”(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前身)副组长。1966年1月任中科院卫星设计院院长。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委。中科院生物地学部委员。是第三届政协常务委员,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在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高空物理学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对信风理论和大气波动稳定性的研究,受到中外气象学界的注意。把数学、物理学及新技术引进气象和地球物理的研究,建立和发展了中国动力气象、大气环流、数值天气预报和云雾物理学等学科。开展了中国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创建中国空间科学和探测技术作出了贡献。参与了中国核武器、导弹试验中大气科学与高空物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海浪方面的研究。领导研制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
主要论著有:《中国东部空气团之分析》、《信风带主流之热力学》、《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天气预报》、《非恒态吹流之理论》、《中国气象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前景》、《中国地球物理学十年来的进展》、《地磁扰动期间Sturm
捕获区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区及其模拟实验》、《高空大气物理学》等。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赵玉芬 (1948.12-)
女。全国青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教授。
祖籍河南省淇县,生于湖北省汉口。周岁随父母到台湾。1971年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世界著名磷化学家
Fausto Ramirez 教授。1975年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纽约 NYU
私立大学读博士后。1979年10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9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1995年7月在全国青联第八届一次全委会上当选为全国青联副主席。1995年,被选为国际科学院院士。曾被俄罗斯科学院聘为院士。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科技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从事有机磷及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揭示了磷的生命化学本质是磷酰基的主动参与以及其它官能团精密调控的协调过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类由她命名为微型活化酶的化合物,并创立了磷是生命化学过程的调控中心的学说。1991年创建了生命有机磷化学国家教委对外开放实验室。1996年在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上,从化学模型、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三个方面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曾发表论文68篇,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
钱三强 (1913.10.16-1992.6) 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浙江绍兴人,原籍湖州。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伊莱纳·居里教授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弗莱德里克·约里奥教授领导下进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计划局副局长、局长,中科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中科院副秘书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第二、三届全委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青联副主席。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是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
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在法国留学期间,和他的合作者、夫人何泽慧从核分裂时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出发,进行数万次观测,终于发现约300个核裂变中就有一个分裂为三块,这就是三分裂现象,这一成果和随后由何泽慧第一个发现的四分裂现象,被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发现铀核三分裂现象,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的组建工作,参加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制工作,制定研究发展规划,确定研究课题,建设研究基地,组织研究队伍,许多重要的研究活动,他都亲自参与、指导。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中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发展,
他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2年6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夫人:何泽慧,实验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钱伟长 (1912.10-)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科院院士,应用数学、力学和物理学家。博士、研究员、教授。
江苏无锡人,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31年-193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1940年-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42年-1946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工程师。1946年-194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所长,中科院学术秘书,全国青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全国科协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泉州华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工程学院、江苏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和成都电子工程学院等名誉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1992年12月-1996年11月任民盟第七届中央副主席。1996年11月在民盟七届五中全会上被推举为民盟中央名誉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主任(兼)、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1994年1月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1994年4月被聘为潍坊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5月任上海大学校长。1994年11月起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长。1997年10月当选为民盟中央第八届名誉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9年7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是第一、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型编码等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41年提出“板壳内禀理论”,其中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这种解法称为“钱伟长法”);1954年提出“圆薄板大挠度理论”,获1956年国家科学奖二等奖,1979年完成的“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被授予波兰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拉尔逊多科大学荣誉教授。1986年被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1988年获澳门东亚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97年9月23日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顾问。曾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著有《变分法及有限元》、《广义变分原理》、《穿甲力学》,合著有《弹性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