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五十年
“大一统”的前三十年
大步迈进的二十年
面向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余东晖
五十年代初,上海绸布商在庆祝公私合营。
|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出国时有个嗜好:逛商场。当他在欧美的大商场中看到好多衣服、鞋类、玩具、小家电都标着“MADE IN CHINA”时倍感自豪,并说:“这在二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不过他有一桩心事:何时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到处都能见到“MADE IN CHINA” |
的高科技产品呢?于是在这位“老外贸”的任上,中国外贸最新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
“大一统”的前三十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进出口就被视作事关国家经济命脉。一九四九年十月,新生的共产党政权采取三大步骤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统制贸易”:第一步,废除帝国主义对中国外贸的控制权,没收外贸中的官僚资本;第二步,建立国家统一管理的以国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外贸体系;第三步,对私营进出口商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一九五六年,外贸进出口率先成为全部实现国家统制的行业之一。
在那个年代,外贸政策与外交路线密不可分。与外交上的“一边倒”一致,那时中国主要与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兄弟”们开展贸易,特别是一九五0年卷入朝鲜战争后,中国更从苏东进口了大量物资用于恢复经济和抗美援朝,并出口农副产品和原料产品。进出口总额从一九五0年的十一点四亿美元增长到一九五二年的十九点四亿美元。
这种状况在整个五十年代得以延续,社会主义阵营对华贸易额一直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七成以上,其中对苏联“老大哥”的贸易额占全国外贸总额的一半。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运动的浮夸冒进和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恶化,损害了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国外贸。一九六0年七月,苏联召回全部在华专家,中止十二个双边协定和几百个合同,“一边倒”外经贸政策的脆弱性立即显现,中国外贸陷入困境。一九六二年,中国进出口额仅有二十六点六亿美元,仅相当于一九五四年的水准。
六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调整,为了恢复经济,还清对苏债务,中国转向与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到一九六五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四十二点五亿美元,同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中国外贸刚刚恢复元气,一场更为猛烈的极左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对外贸易部被攻击为“卖国部”,全国外贸管理陷于无政府状态,进出口大滑坡。一九六九年,进出口额仅有四十点三亿美元。
直到文革后期,中国调整了锋芒毕露的外交政策,并成功利用东西方集团的冷战,突破封锁。尤其是一九七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在联合国等主要国际机构中的合法席位,许多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一九七五年,中国进出口额达到一百四十七亿五千万美元。
“四人帮”倒台后,急于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在一九七八年出现了“洋跃进”,不顾国力,盲目进口,突击订货,一年引进技术设备成交七十八亿美元,超过前二十八年技术设备引进的总和,造成了巨大损失。
对外统制贸易三十年,中国外贸是计划经济色彩最浓的行业。外经贸经营权高度集中,全国仅有十一家外贸专业总公司及其一百三十家分支公司严格执行着外贸“任务”。
如今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当时只特供住在北京饭店的外国人;能在拥挤的人群中抢购到一件“出口转内销”的残次服装,就足以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了;有人甚至用从日本进口的尿素包装布袋制成衣服,招摇过市,自以为荣。
这些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现象,就是那个时代对外贸易的缩影。而这些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悄悄地转变了。
大步迈进的二十年
一九七九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外经贸是最直接的受益行业,而且由“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配角变成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角。
与农村和工业改革相仿,中国外贸的改革也是从放权开始的,“铁板一块”的格局在 |
一九九二年,世界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在北京开设首家餐厅。 |
广东和福建首先被打破,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的旧体制逐渐解体。
一九八六年,中国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中国申请复关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更多的市场化。虽然此时中国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仅有八百多家,与今天的二万五千多家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坚冰已经打破,中国外贸融入了市场因素: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
一九八八年,外贸行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一九九一年,调整汇率,统一外汇留成,取消直接的出口财政补贴,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初步形成。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和中共十五大确立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也有大动作:两次共降低三千六百多个税目的进口税率,取消全部取消进口调节税。
多年后,负责中国复关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龙永图谈起这段经历,无不感慨地说,原来在谈判中,无论我们怎么说明,人家都不理解何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要实行市场经济。
一九九四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出口。取消外汇留成和外贸企业上缴外汇任务,实行结售汇制。调动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是中国改革开放自身的需要,也是因应申请复关和加入世贸的要求,中国从一九九二年起先后四次大范围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使中国关税税率从百分之四十三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十七,并承诺到二000年降低到百分之十五,二00五年降至百分之十。目前中国对进口商品实行许可证管理的仅剩三十七种,三百个税目。到二00五年将全部取消非关税措施。
改革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一些外贸企业对内高价抢购,对外低价竞销屡禁不止;中国商品在国际上遭受反倾销起诉此起彼伏,迄今近三百起;进口无序、重复引进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推动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九七八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二百零六亿美元,仅列世界第三十二位;一九九八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三千二百三十九亿美元,跃居全球第十。
1980-199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
年份 总额 出口 进口
1980 381.4 181.2 200.2
1981 440.2 220.1 220.1
1982 416.2 223.2 192.8
1983 436.1 222.2 213.9
1984 535.5 261.4 274.1
1985 696 273.5 422.2
1986 738.4 309.4 429
1987 826.5 394.4 432.1
1988 1028 475.2 552.8
1989 1116.8 525.4 591.4
1990 1154.4 620.9 533.5
1991 1356.3 718.4 637.9
1992 1655.3 849.4 805.9
1993 1957.1 917.6 1039.5
1994 2367.3 1210.4 1156.9
1995 2808.5 1487.7 1320.8
1996 2899 1510.7 1388.3
1997 3250.6 1827 1423.6
1998 3230.3 1837.6 1401.7
面向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广东的私营伞厂正在赶制产品。
|
尽管近年国内有人对中国实行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路线提出质疑,但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九九八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百分之三十三,外贸与投资、消费一道,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然而这驾马车去年以来却在奔向新世纪的征程中经历着一段坎坷崎岖路。 |
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出口带来了严峻挑战,有关国家出口商品有四成与中国雷同,而货币贬值使之价格竞争力明显提升。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挫,部分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明显削弱加工品出口竞争力。欧元区启动且欧元贬值,对中国向欧盟出口构成巨大压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出口商品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差,也是出口下滑的原因。
去年中国出口微增百分之零点五,今年前七月出口减少百分之二点八,为一千零二亿美元。
中国政府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并采取了以下措施,主要有: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到境外发展带料加工;通过跨国公司的营销网络推销中国商品;外贸出口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减少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品种;赋予私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扩大中外合资外贸公司的试点地域和数量。
中国外贸要获得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既要靠政府扶持,更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忆往昔,中国出口曾靠桐油、丝绸、肠衣、猪毛“四菜当家”;看今朝,工业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到近九成,但主要还是纺织品、鞋类、玩具、箱包、小五金等“大路货”,真正属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仅为百分之六。
吴仪曾经有过比喻:中国出口六千万双鞋到法国,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巴士”。这种状况不改变, |
厦门最大的台商投资家电企业灿坤公司,生产的家用电器百分之八十销往欧美、日本、台湾市场。
|
中国在新世纪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就只能是梦想。
曾任外经贸部部长的李岚清提出过“大经贸”战略,现任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又提出“科技兴贸”战略,前者主要是为了求“大”,后者主要是为了求“强”。这是中国外贸发展的必然过程。
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中国选择了十五个基础较好的城市,扶持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消费类电子、家电等产品的出口。今年争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三成,达到一百五十亿美元。二0一0年达到一千二百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比重提高到百分之三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选择机电、纺织两大类产品,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北京的个体服装摊贩在大力推销廉价服装。 |
作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中国正在谋求加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促进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可以通过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维护中国的利益;可以利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制约经济强权。虽然眼下中国加入世贸前景未卜,但世贸组织不可能长期把 |
中国排除在外,而加入世贸也将为中国外经贸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