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国庆五十周年系列专版》之五
铸共和国利剑 捍卫万里长城
作 者: 冷 眸
文之一 中国军队拥有保家卫国“杀手锏”
今年十月一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展示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最新核武器装备),江泽民主席等中国最高领导人集体将在天安门检阅各军兵种方阵。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表示: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对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一次大检阅。
意味深长的是,在反击台湾领导人“两国论”,捍卫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过程中,一九九九年八月二日,中国在本国境内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型远程地地导弹实验。它表明中国武器装备上的又一个“杀手锏”公开于世。
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目前已拥有了液体和固体战略、战术地地导弹,拥有了低空、超低空、中高空系列防空导弹,拥有了岸舰、空舰、舰舰、反舰等系列海防导弹。如今成功进行的新型远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又为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注入了新的威慑力量,为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增添了新的实力。
海湾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根据其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战争特点,以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战略格局,开始把军事斗争准备的立足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面,军队建设正在逐步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和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在发展武器装备方面,则努力发展高技术“杀手锏”。军队教育改革也迈出了新步伐,指挥院校增设了硕士、博士教育,培养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战争知识,精通现代军事科学理论的高层次指挥人才。
文之二 战略导弹部队--保家卫国的擎天之柱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中国军队诸兵种中的“王牌部队”,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世界最先进的核武器装备则是这支部队的“王中王”。
一九九六年春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战略导弹部队)以四发四中的辉煌战绩,圆满完成了向东海和南海海域发射导弹训练任务,展示了中国军队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发展核武器和建设导弹部队是中国已故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的伟大杰作之一。一九五五年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表了拟对中国和东方红色阵营实行“大规模报复”的核讹诈演说。被激怒的毛泽东再一次向世界发出旷世之声: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一九六三年十月,中国第一个战略导弹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导弹;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六年七月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在北京宣告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
在一九八四年国庆日,中国战略导弹方阵轰隆隆开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检阅,这是第二炮兵首次向世人公开亮相。
一九九五年夏,第二炮兵数万名官兵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修建的某重大国防工程胜利竣工。一批批不同型号、不同发射方位、不同样式的,能打,能防,能储存,能指挥,能生活的战略导弹阵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科技进步是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基础。八十年代末,中国的“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研制成功,使部队测控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导弹控制系统”、“电子化指挥系统”、“通用文电处理系统”等重要系列成果,填补了不同型号导弹部队固定和机动作战电子化指挥的空白。
中国自从拥有核武器那一天起,就向世界作出了“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因而,后发制人成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唯一的选择。这一选择给官兵提出了必须在素质上强于对手的要求。
七十年代中期,战略导弹部队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导弹团远距离机动作战实弹发射演习,演练了走、藏、打的全过程。这是战略导弹部队走出阵地实现“机动作战”的首次尝试,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发射了四枚导弹,发发准确命中目标。军事训练专家认为,这是战略导弹部队走向成熟的标志。
八十年代初,第二炮兵又成功进行了首次规模庞大的合成训练战役演习,检验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一九九四年初冬,第二炮兵举行了首次阵地生存演练。即在“遭到”突如其来的“核袭击”区里,先进行紧急的核化污染监测、洗消和战地救护,然后开始实施“核反击”。
文之三 陆军--久战沙场永葆本色的英雄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二七年诞生时,全由陆军组成。先后在中国第一次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建立了震惊世界的不朽功勋,涌现出了世界公认的军事天才如“十大元帅”,数百名将军战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在内的合成军种,形成了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合成作战能力。
新中国成立前夕,陆军总兵力约为四百二十万人,一九五O年发展到五百二十万人,一九五一年底达到五百八十余万人。此后,经过多次精简,到一九五八年,陆军编制人数仅为新中国成立时的三分之一。其间,特种兵部队发展迅速,占陆军兵种部队兵力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二十。一九八O年以后,陆军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整编,中共十四大前后,我军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基点,对军队质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九七五年后,陆军部队的武器装备完成了由以轻武器为主到以重武器为主的转变。八十年代后,特种兵在陆军兵种部队总员额中所占比例超过了步兵。
陆军现在的合成集团军编组,是一九八五年改革的重大成果。把保留的陆军全部整编为集团军,将原军区所属装甲兵全部、炮兵和工程兵大部编入集团军,与原军属兵种部队统一整编为集团军属坦克师(旅)、炮兵旅、高炮旅、工兵团、通信团;扩编了防化、运输分队,有的还增配了陆军航空兵部队和电子对抗分队。
集团军的组建,使陆军部队的火力、机动力、突击力、防护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加强,整体作战威力和独立作战能力得到提高。
文之四 海军--海上长城的精锐之师
中国海军走过了五十年历程。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及各专业勤务部队等多兵种合成的、初具现代化战斗能力的海上武装力量。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海军先后装备了自行研制改进的导弹快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海军导弹、海军歼击/轰炸机、强击机、反潜巡逻机等,并完成了重大科学研究实验。
一九八O年四到五月,由海军十五艘舰船组成混合编队,首航南太平洋,参加保障远程运载火箭飞行实验。一九八二年十月,常规动力潜艇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一九八三年十月至一九八四年四月,海军派出远洋救生船三艘次远航太平洋完成对发射实验通信卫星的跟踪测量任务。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至一九八五年四月,海军派遣远洋打捞救生船参加中国首次对南极和南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的远航编队,协助考察队运输器材和建设南极长城站。一九八八年九月,又成功地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实验。
海上铁骑: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其兵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艇)、导弹艇、鱼雷艇、猎潜舰(艇)、布雷舰、扫雷舰(艇)、登陆舰(艇)和各种勤务舰船。
水下巨鲸:海军潜艇部队。潜艇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等。一九八二年十月中国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实验成功,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海空雄鹰:海军航空兵。目前已发展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舰载直升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侦察机、反潜飞机、运输机等多种机型,以及雷达、高炮等地面部队诸兵种合成的海军突击力量,其作战能力令任何强大的对手都不敢忽视。
海岸卫兵:海军岸防兵。包括海岸炮兵和海岸导弹部队。一九五八年八月,海军岸炮部队参加封锁金门战斗,协同陆军、空军部队,打击敌人的运输和作战舰船,控制敌舰船停泊点和飞机场,压制敌远程炮兵阵地。在封锁金门四十多天的海战中,海军岸防兵参加炮战八十多次,击沉舰艇五艘,击伤十七艘,击沉水陆两用车十八辆。
两栖之旅: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最高指挥官、四星上将凯利将军曾受美国五角大楼指派,专程到中国,点名参观中国陆战队,他看后称赞说,有些基础训练比美国陆战队还好,中国海军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
文之五 空军--装备有地空导弹的蓝天铁鹰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中国空军一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严峻考验。从一九五O年十二月参战,到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停战,中国志愿军空军创造了击落敌机三百三十架,击伤敌机九十五架的出色成绩。
一九五七年五月,空军与防空军合并以后,空军逐渐发展成为包括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及其他专业兵所组成的军种。
空军航空兵:
航空兵是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的兵种,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中国空军航空兵按担负的任务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
空军高射炮兵:高射炮兵是装备高射炮武器系统,实行防空作战任务的兵种。
空军雷达兵:
雷达兵是以雷达获取空中情报的兵种。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就装备了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雷达。六十年代中期,技术性能较好的国产大型警戒和引导雷达装备部队。七十年代初,空军研制成功的小型雷达,为雷达装备的小型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到八十年代末期,空军雷达兵部队已装备国产雷达二十多种。近年来,雷达装备正随着国产雷达研制水平的不断提高逐年更新。
空军地空导弹兵:
组建于一九五八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装备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使用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于实战取得战果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的最高建制单位是师(旅),基本火力单位是营。由于中国空军实行空防合一的体制,因此,地空导弹兵的主要任务是:担负要地防空,参加夺取制空权的斗争,必要时支援陆、海军作战。现代地空导弹是杀伤概率较高的防空武器,因而空军地空导弹兵已成为国土防空作战的主要力量。
空军空降兵:
中国空降兵的最高建制单位是军,军以下为师、团,团辖若干个营。近些年来,先后完成了海岛、戈壁、高原、水网、山岳、丛林、城镇和夜间、超风速等复杂地形、气象条件下的空降作战训练。在多次重大演习中,空降兵被誉为插向“敌”纵深的一支过硬的尖刀部队。一九九三年秋天,世界三十多家报刊刊登军事专家们的评论,“中国空降兵全方位的空降训练具有‘奇兵’特色,显示出令人注目的威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