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国庆五十周年系列专版》之十
游子归来兮 四百年梦圆
作 者: 戴亚平
文之一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诗人闻一多在74年前饱蘸深情写下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七子之歌之澳门”,“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诗人满怀深情地期盼:不见夫法兰西之阿尔萨斯--洛林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74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告慰诗人,您日思夜念的澳门就要回家了。
我们仿佛隐隐听到那来自珠江口如大海涛声般的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文之二 澳门
位置:祖国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一串珍珠般的半岛和岛屿构成:澳门三岛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组成澳门半岛北部有一段莲花茎般的地段同祖国大陆相连澳凼大桥和友谊大桥连接起澳门半岛和凼仔岛一条宽阔的陆桥连接起凼仔岛和路环岛
面积:填海建设的澳门国际机场落成后,澳门的面积为23.5平方公里,随着新的填海项目的兴建,澳门还在一天天长大
人口:45万,其中常住人口42万,非常住人口5万在人口构成中,96%以上为中国血统,其余为葡萄牙血统、中葡混血及其他血统
文之三 澳门回归进程记录
1984年10月1日
邓小平在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首次提出,澳门问题将会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
1986年6月30日,中葡关于开始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1993年3月3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经全国人大通过正式颁布。
1998年5月5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成立。
1999年5月15日,何厚铧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文之四 何厚铧
四十四岁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何厚铧经由澳门本地居民组成的推委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于1999年5月15日被推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朱(金旁加容)基签署任命证书,任命何厚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何厚铧祖籍广东番禺,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工商管理系完成学业后,接替其父出任澳门大丰银行总经理。作为金融家和社会活动家,何厚铧积极投身当地社会事务,先后担任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立法会副主席、澳门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
何厚铧为人亲和、大方,待人真诚、大度,除粤语外,还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何厚铧的夫人是香港人,育有一子一女,均在国外读书。何厚铧的父亲何贤是著名工商实业家和爱国人士,毕生致力于澳门居民的福祉,在当地享有崇高威望。
“众望所归”、“深得人心”是澳门乡里对他出任此职的由衷评价。他的座右铭是是:“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之五 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主要官员
(国务院1999年8月11日任命)
行政法务司司长: 陈丽敏
经济财政司司长: 谭伯源
保 安 司 司长: 张国华
社会文化司司长: 崔世安
运输工务司司长: 欧文龙
廉政公署廉政专员: 张 裕
审 计 署 审计长: 蔡美莉
检 察 院 监察长: 何超明
文之六 九九归一 澳门回家
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曾经形象地用“九九归一”将于今年十二月二十日翩然来临的澳门回归这一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盛事联系在一起。在中华民族渡尽劫波的历史长河中,聚聚离离,分分合合,聚多于离,分久必合。千水尽朝东,九九终归一,香港回家了,澳门即将扑进母亲的胸襟,带着昨天的泪痕,裹着一路的风尘。祖国大家庭早已备好金樽美酒迎接迟到的小妹妹--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妈港、妈阁、马交、Macau、Macao,
从来就不是澳门的真名姓。
澳门自古至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出从一开始就极具祖国南国色彩--香山澳、濠镜澳、濠江、镜海、镜湖、澳门,澳门最著名的一所中学叫濠江中学,澳门最有名的一座医院称镜湖医院。
早在距今六千至三千年前,澳门就有了中华民族先祖们活动的足迹。自统一的秦王朝起,澳门正式归入中国历代政府的直接行政管辖,属南海郡。
Macau的称谓多多少少伴随着葡萄牙人在亚洲的出现,传说葡人在上岸问路时,将妈阁庙误为澳门的名字。
在1840年前的近300年中,澳门的主权包括军事、行政、海关、司法管理始终在明清政府手中。
在中国清政府最贫弱及软弱可欺之际,葡萄牙人终于盼来了机会,挟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英国割据香港之机,葡萄牙人蚕食占领了凼仔、路环两岛,并于1887年胁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鉴于当时新中国的国际环境,毛泽东、周恩来对香港和澳门作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以保留两个相对中立的窗口。同时中国政府又公开表明港澳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外国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历史上留下的问题。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许多年来,澳门同内地山水相连,两地亲情、血缘水乳交融,同饮一江水,同操南国音,但一道关闸,将母子隔在两地,“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留着我内心的灵魂。”澳门同胞的爱国热情没有一天熄灭,澳门同胞盼望回归的渴望没有一天停止。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同年10月1日,邓小平在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首次提出,“澳门问题将会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
中葡双方于1986年6月30日开始了历时九个月的谈判。1987年3月26日,两国代表团团长在北京草签了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从友好合作的大局出发,从澳门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圆满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关于12月20日这一时间的确定,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当时的代表团成员陈滋英这样解释:葡方曾根据中方的意愿提出12月31日为交还日期,中方认为,31日距元旦太近,在庆典安排上多有不便。于是经过再次友好协商,最后确定12月20日这一日期。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一国两制”方针的倡导者邓小平出席了签字仪式。这一天,澳门居民通过电视收看了现场实况,澳门日报出了号外。自此,澳门进入了政权移交代过渡期。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澳门--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正在回归的道路上疾驰。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由48名人士组成的起草委员会中,澳门方面代表有19人。1989年5月28日,一个由澳门各界代表90人组成的澳门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在澳门正式成立。经过历时四年的数百次会议,在反复协商和广泛征求澳门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基本法起草工作圆满结束。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31日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小宪法--澳门基本法。
1988年5月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在100名委员中,澳门委员占60名。筹委会就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的推选、特区政府的筹组、政权交接和一系列法律的修改和确认作了大量的工作。
1999年5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经推委会选举产生,44岁的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朱(金旁加容)基在北京签署任命证书,任命何厚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8月11日,根据何厚铧的提名,国务院任命了特区第一届政府七名主要官员和检察长。
澳门就要回家,澳门正在回家的路上疾驰!
文之七 普通话 澳门情 中国心
澳门人以讲粤语为自豪,这内中实实在在蕴涵一股浓浓的、难割难舍的澳门情,中国心。北方人到了澳门,说上几句粤语,说一声“早晨”,道一句“唔该”,澳门人眼睛顿时发亮,亲热之状无以言表,距离一下子跨过了黄河、长江。即使发音不准,只算得上“洒洒水”,亦会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之情感。
眼下澳门就要回归,同内地交流自然离不了普通话。于是澳门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普通话学习班,有官办的,民办的,也有社会团体办的。
刘月莲老师是来自北京的澳门人,她在澳门文化司工作的同时还兼任澳门理工学院的普通话教师,她和她的学生每周都在一起茶聚,并藉此交流普通话巩固课堂教学。这是一餐飘逸着欢声笑语的早茶,刘老师不许她的学生讲粤语,连点菜、上茶都要用普通话,时不时有人漏出一句粤语,立刻会被人揭发,罚讲一段普通话。
刘老师的学生比她小不了几岁,都是清一色的公务员,其中有警员,有官员。在课堂上观摩刘老师教学是件十分有趣的事,学生没大没小,老师亦忘了师道尊严,趣味教学中包括歌谣和龟兔赛跑之类的小话剧,寓教于乐,寓教于说说笑笑之中。
普通话教学在澳门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澳门理工学院下设一所翻译学校,专门从事葡文、英文和普通话的教学,普通话是其中人数最多的课程。据校长高曼娜介绍,理工学院是澳门最大的普通话推广中心,现在在校学习普通话的学生就有二千多人,开设了115个班次,仅教师就有58人。学校开设的班级也多种多样,有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和专业班,还有短期班。专业班同用人单位直接挂钩,如为司法警察学校、旅游司开设了专业班,培养司法、旅游专业人才。课时安排也照顾到学员的时间,有上午班、中午班、下午班和晚班。每到晚上,学校21间教室全部满员。普通话教学共分为九个级别,学到九级相当于高中水平。
热心学习普通话的,除了华人外,还有土生葡人、葡萄牙人,其中包括立法会主席林绮涛和邮电司司长罗庇士,他们学习普通话不亚于重学一门外语,需要付出更大的毅力和勇气。
在短短十年间,普通话学习在澳门已悄悄成为一个潮流,因为澳门的未来同内地息息相关,自然更离不了同内地居民沟通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