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平房中高楼可数
今朝巨厦耸立如林
百座都市之虹飞跨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尹丹丹
当人们来到一座城市,使人形成最初印象和观感,或者令人发出变化真大的感叹的,往往是城市里建筑和道路的面貌。十几年前,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所在地还是一大片农家菜地,每年夏天地里都郁郁葱葱地结满了西红柿、茄子、黄瓜等各种蔬菜;通往中关村、北京大学一带的白颐路只有不宽的六条车道,路两旁的下水设施还是阳沟。现在,白颐路已经扩展成了一条拥有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开的十道宽阔马路;不久前市政府还宣布,将按照建设长安街的水准进一步完善这条通向“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的道路。
当年十大建筑鹤立鸡群
今朝高楼巨厦如林似海
建筑,常常被视为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结晶。一些气势宏大的建筑则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纪念碑”式的标志。
四十年前,当北京城里的绝大部分建筑仍是灰瓦顶的民居平房的时候,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显得分外突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工人体育馆、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和华侨大厦,它们使北京的城市布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过去数百年间始终扮演城市中心角色的紫禁城让位于新建的天安门广场。后人评论说,这一变化正体现了当时人民利益至上的共和国理想。
在“十大建筑”中,最为当年的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是建筑面积十七万多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它不仅在规模上超过了昔日由明清两代经营数百年的皇宫,而且以十个月的施工时间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一次令人惊叹的速度之最。中国人把当年那种独立自主的雄心和当家作主的自豪融入了这座建筑。一位当年参与设计的工程师说,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风格表现出了“中外古今,一切精华,含包并蓄,全为我用”的特点。建筑外部那多根高数十米的石质廊柱,在表现支撑一切、高敞雄伟的力量与气势的同时,也使这座新中国的政治中心具有了一种西洋古典风格的美。
今日看来,“十大建筑”以及北京展览馆、友谊宾馆等建得更早些的大型建筑都堪称杰作。当时,中国人由于它们的宏伟壮观、由于它们代表着人民在新时代的喜悦而由衷地赞美这些建筑;今天的人依旧称赞它们,但则似乎更多地是从审美角度和设计风格上来欣赏与琢磨。
在谈到除去古代文物之外的新建筑时,一位热爱中国文化、早年曾在北京留学、现正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女士表示,她非常喜欢友谊宾馆的建筑风格,用她的话说是友谊宾馆的“外形和园林既有现代风味,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风格,看上去非常和谐。”其实,从整体上说,这正是“十大建筑”建筑风格上的一个具有共同性的特点,只是具体的表现方式和角度不同,每座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面貌,使人感到将上述特点与其各自的功能完美地揉合在了一起。一位在国际上获过大奖、目前在国内建筑业非常活跃的年轻建筑师说,“十大建筑”的确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且体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特点,这在建筑界是公认的。
不过,真正使北京的城市面貌彻底改变的建筑,大多出现在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技术和材料,而且,城市本身也有了建设代表国家进入另一个新时代的“纪念碑”建筑的需要。
由封闭状态到国门大开的中国人热烈地求新,想快一点儿拉近与世界发达国家距离。在人们眼里,城市建筑正是一种能够显示现代化程度和社会财富数量的鲜明标志。于是,商场、写字楼、政府机构办公楼、娱乐设施、宾馆饭店、居民住宅,各种风格、外观和色彩的新的高楼大厦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在城市里矗立起来,为北京增添了众多全新的城市建筑景观。“三叉戟”式、“梅花瓣”式、塔楼、板楼、砖混楼、马赛克贴面、玻璃幕墙、“欧陆风情”、现代派风格……“十大建筑”已完全被淹没在或魁梧庞然,或高耸纤细,或一式连片的楼海之中。
不过,人们在感到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慢慢发现了高速发展下隐藏着严重问题:单体建筑脱离了整个城市的规划,或者说,由于缺乏统一、有条理的规划,千姿百态的新建筑各自为战,最终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当你单独看一座建筑物时,会觉得很好;如果与周围的环境合在一起看,就会觉得这座建筑怪模怪样,极不协调。北京并不是唯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城市,在很多同样大兴土木进行城市建设的大中城市都存在类似问题。之所以如此,无疑与建筑师本人的素质、修养、经验等密不可分,但同时也和一些非专业、非技术性的因素有关,比如建筑的业主盲目追求时髦,来自政府部门的长官意志等等。据说,按设计者的初衷,北京西客站应符合现代生活节奏便捷、省时的要求,既体现国际最先进的思想、工艺、现代化的材料与结构,又顾及国内现实的问题,并具有十足的民族风格,整个建筑能象征“一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化崛起”。但由于种种原因,建成后的西客站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未能尽如人意,成了既引人注目又毁誉参半的作品。
虽然如此,北京的新建筑中仍有许多内行和外行公认的优秀之作,比如国贸大厦、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村、香山饭店、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的新图书馆等。
如今,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北京又将有六十七项工程作为献礼峻工。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是王府井地区的改造以及座落于此、原定两年前峻工的东方广场。这座占据了京城公认的黄金地段的建筑,将以其宏伟的规模和完备的功能使王府井地区成为亚洲最大的、也是北京第一个真正的中央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这座亚洲最大的建筑群占地十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八十万平方米,集商业、购物、消闲、娱乐、高尚居住于一体。商业区由八栋写字楼、二栋酒店式服务公寓和一栋五星级酒店组成,消闲购物区包括一个中央喷泉广场、多个四季常青的花园、五个不同风格的商场及一个三层停车场。
承担此项工程设计的是国际著名的巴马·丹那(Palmer Turner)建筑师事务所,他们希望东方广场能够成为一个中西建筑融汇的典范,拥有现代与古典兼具的风格,既体现出现代建筑重功能、重形体、重形式与材料相一致、简洁流畅的整体设计精神,又能完美地融合东方古典建筑重细节、强调自然随意的美感与人性化的特点。于是,设计者在以西方现代派简洁的线条为这组建筑群赋予国际感和现代感的同时,通过东西分立的两座中式“城门楼”点染出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
棋盘格外围上了翡翠项链
城市建筑之外,另一件让所有到北京来的人印象深刻、令北京人自己感慨万千的事情就是道路系统的变迁。
北京的街道系统基本承袭明清旧制,呈经纬分明的棋盘状格局。一九四九年时,北京公路总长三百九十八公里,且以土路居多。老话形容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那时,长安街只有从东单到西单约三点八公里长,道路弯曲狭窄,路面最宽处的跨度只有十一、二米。虽然在民国时代打通了几条街道,使过去所有道路均在经过紫禁城时成为断途的局面稍有改变,但北京仍然缺少纵横南北、横贯东西的干道通途。
从五十年代开始,北京的道路格局逐步发生了变化。前后用了十几年时间,人们拆除了残存的旧门洞、牌楼、双塔和成片低矮简陋的平房,将长安街扩宽、延伸,最后终于形成了一条长约近九十公里横贯全城的动脉大道,“十里长街”变成了“百里长街”,
而且是世界上最宽的马路,路面最宽处的跨度约达八十米。与此同时,还打通了朝阳门到阜城门的道路(朝阜路)。六十年代后期,兴建了前三门大街。于是,老棋盘格上出现了三条横贯城市东西的干道。到六十年代末,市区道路总长发展到了一千四百八十多公里。
现在,不光北京人,外地人、甚至不少外国人都知道北京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那么“一环”呢?
东单-西单-平安里-北新桥-东单,这就是早年北京唯一的环路,它环起来的六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就是北京人所说的“老城圈儿”。当年在这条道路上行驶的,曾有五十年代初当当响的有轨环行电车和后来的“斯科达”四路环行汽车。它们不仅早已消失于城市生活中,而且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差不多淡忘了。在“一环”范围内,虽然建国后二十年里颇有建设,比如北京饭店主楼、和平宾馆、国际饭店、北京电报大楼、长途电话大楼、协和医院门诊楼,但总体上看仍保持着昔日帝都的古老风味。
老北京城的外围原本是一圈城墙,数座城门晨启夜闭。如今,城墙和城门早已踪迹全无,在它们的位置上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快速环型路和十来座立交桥,这就是“二环”路。唯一存留下能够隐约提醒人们这些地方的历史风貌的只有一些地名或车站名了,比如朝阳门、宣武门、阜城门、西直门、安定门。“二环”路全长二十三点七公里,建成于八十年代中期的十来座大型立交桥分布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当时,由全国其他地方来京的人们曾对这些率先矗立于首都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发出由衷的赞叹。
到九十年代,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大促使北京又开辟出一条全长四十八公里的环城路,即“三环”。这条路上的立交桥达到了十八座。现在,当你乘出租车在北京办事时,只要线路合适,司机们最爱走的就是“三环”,因为这条路宽敞通畅,主路上没有红绿灯管制,开起车来又舒畅又节省时间。
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已使建设者们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了,“三环”建成通车后没几年,横穿京城北部亚运村的“四环”也开始初具规模。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北京不仅拥有了贯通城市东西、南北的大路,而且沟通了市中心和周围的新旧城区。三圈道旁栽满青草绿树的环路好似三条碧绿的翡翠项链,几条新修的公路则以放射状延伸到市郊及更远的地方,加强了北京与卫星城镇和附近城市的联系。在城市远景规划上,北京的道路最终将呈现中央为“棋盘格”,外围是四条快速环路、两条公路环路、九条放射干线和十四条放射辅线的面貌。
六十年代,在地面上修路辟道的同时,北京开始动工修建她自己、也是全国的第一条地铁。今天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修建地铁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交通,而是为了备战。一期工程完成于一九六九年九、十月间,是一条东起北京火车站、西至苹果园的直线,全长二十三点六公里,中途设置了十七个车站。两年后开始兴建的二期工程则是一条环路,由一期工程已建好的北京火车站起,向北经过建国门、东四十条、东直门,而后折向西,经过雍和宫、安定门、鼓楼大街、积水潭,再向南拐,经过西直门、车公庄、阜成门至复兴门与建好的一期工程线路相交,全长十六点一公里。事实上,正是这条环城地铁的开工引发了一项使北京城彻底改头换面的工程:拆掉所有的旧城墙,并在旧址上兴建“二环”路。人们对这一决策至今仍存有争议。二期地铁与地面上的二环路在位置上大体重叠,并通过地铁车站同环路上的九座立交桥、六十多条公共交通线路沟通,构筑了一个立体交通网。
这总长四十多公里的地铁曾在约二十年的时间成为北京城值得自豪的独有景观。不过,当年的设计者后来坦言,由于大部分工程的建设是在文革十年间进行的,加之经验不足,北京地铁从设计、施工到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注意在运营的同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求在其他城市兴建地铁时提供参考和借鉴。现在,除北京之外,上海和广州也有了地铁。但是,这三座中国目前最大城市的地铁合起来总长还不足一百公里,与世界公认的一些国际大都市还相差甚远,比如纽约的地铁线路全长已超过了一千一百多公里。
“都市之虹”横跨世界上最宽阔的马路
“远望长虹卧波,近看车辆如梭。天桥横跨无水,人流车流成河。”这是八十年代初期北京的一则谜语,谜底是立交桥。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的时候,有一位资深记者在文章中写道:“要看老北京,请进小胡同、四合院;要看新北京,请你走上立交桥”。虽然立交桥不是北京独有的事物,但由于数量和规模上的宏大气势也成了北京的一道特殊景观。从某种角度说,立交桥正是北京城市建筑与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汇合点。
中国和城市立交工程建设开始于五十年代中期,最早的一处位于北京滨河路。隔了几年后,广州兴建了全国的第二座立交工程。此后,直到七十年代,北京才开始大量兴建立交桥,其中最早的一座是复兴门桥,一九七四年峻工后曾一时成为人们争相观览的胜景。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市已有了三十多座立交桥,分布在道路与道路、铁路干线与城市干道相交的地方。当时,三层转盘式的西直门立交桥是全国最大的立交桥;然而,不久之后建好的三元桥超过了它,成为规模最大的立交桥。这座桥位于三环路、机场路和北京-顺义公路的交汇处,邓小平、万里等国家领导曾亲临视察过。不出五年,到一九八九年时三元桥又被另外一座新建的立交桥“玉蜒桥”超了过去,后者的规模比前者大了近三倍。与此同时,北京也成了全国立交桥最多的城市。现在,经历了十几年风雨之后,西直门立交桥终因再也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汽车流量而被拆掉重修。
五十年前,北京拥有一百余座桥,都是些木制或砖石搭建的过河桥。五十年后,川流不息的车海人流每天经过的则是一百多座大大小小有“都市之虹”之称的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