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篇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海南科技兴琼成果丰硕 中新社海口八月十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海南科技兴琼成果丰硕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一九五零年五月海南岛解放后,海南科学技术发展才迎来了春天。一九五二年,海南文昌垦植研究所成立,以研究橡胶为主题,此后使海南橡胶育种和种植业步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一九五八年,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迁址海南儋州,使海南热带农业研究开发生产登上新台阶。一九八八年底,中国第一座用于科学研究探空火箭发射场在海南西海岸建成,并成功发射了火箭,显示了靠近赤道的海南在中国发展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上的重要作用。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海南地处祖国南疆国防前线,因而国家对海南科技事业投入较少,科技基础薄弱,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九八八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全面实施科技兴琼的战略,极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和专利。去年,全省科技成果商品率为百分之二十点三,技术成果转化率为百分之二十五点五;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四十点三九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点九,创汇一点五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十五,实现利税十三点五亿元。共有二百二十万农民依靠科技进步脱贫,有一万多家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扭亏增盈。 海南科技产业迅速崛起得益于海南建省后,一批高等院校和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建立,这些机构使海南在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热作病理学、基因工程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橡胶树高产栽培生理学研究”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属先进水平;“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的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纬度最北大面积种植橡胶树成功的国家,是一项重大发明,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项成果一九八二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天然椰子汁饮料的研制及技术开发”获得中国、菲律宾、英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专利机构授予的专利权,产品畅销中国,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自一九八八年十年间,利用这项技术生产天然椰子汁八十万吨,产值完成六十亿元,利税六亿元,出口创汇一千六百万美元,该项成果一九九二年获得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在“海南岛居民血红蛋白的研究”中,首例在国际上发现了两种被命名为“Hb-琼海”和“Hb-文昌”的异常血红蛋白,并获得国家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一九八四年,海南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先研制出一套登革热病诊断的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和快速诊断方法,首先解决了中国登革热病的快速诊断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还有“大珠母贝养殖及其形成的研究”、“中国橡胶树气候区划”等成果均获得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 据统计,五十年来,海南累计实施科技应用开发研究项目立项一万一千七百四十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六百四十项,与港澳台合作项目立项一千零四十四项,各级政府下达计划项目立项三千四百一十五项。目前,海南省已与八十七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协议,与一百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科技关系,与五百五十六个境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研究开发交流关系,有五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发展科技事业或创办科技经济实体。从五零年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取得并经过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六千三百一十项,其中有四千零八十六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实施转化应用推广并已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二千四百一十四项。 正是这些科研机构、科研成果使海南的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到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热带农业从传统粗放型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化集约型跨跃,仅建省以来,利用科技成果改造旱荒坡地十五万多公顷,中低产田十八万多公顷。培育、示范推广适宜种植作物七十五种,累计增加产值一百八十亿元,利税二十三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累计二点八亿元,实施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二千二百一十项,取得并经过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一千六百三十一项,转化应用一千三百六十四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一百八十六亿元,创汇四点五亿美元,工业产品平均技术含量百分之三十五点一,科技进步因素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百分之三十七点八。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海南省正在实施建设信息智能岛计划。目前,海南信息智能岛的雏形已形成:已建成二点五GB/SDH宽带大容量环岛光纤传输网络,开通覆盖全岛的数据通信网络,可开展国际金融网络系统、公共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公共安全监控系统等各类服务,以网络服务和电脑销售为主的信息业发展较快,仅去年,该省信息产业产值达七十九点八亿元。 一九九零年,中国发现一颗小行星被国际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海南星”,海南的科技事业就象这颗行星正在世界的科技空间放射出异彩。 |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