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篇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走出茅草房的黎苗山胞 中新社海口八月九日电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走出茅草房的黎苗山胞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早在两千一百多年前,西汉汉武帝便在海南岛设立珠崖郡,管辖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及其海域。《汉书卷六武帝纪》称其“在大海之中崖岸之边,出珍珠,故曰珠崖。”张晏注释曰,“(珠崖、儋耳)二郡在海中,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 尽管海南岛“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淫,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且世居之山黎好“掳杀吏民,背叛为逆”,但历朝历代仍然不肯割弃这个椰风海韵之地。官府衙门撤撤设设,汉黎手足打打杀杀,历史画面往往复复,直至清代冯子材将军明确提出《抚黎章程十二条》,“开通十字大路,以期黎汉永远相安”,分田通商,延师设学,方“收抚黎众十万”。 直至共和国成立,世居海南岛的黎苗同胞,仍处在父系氏族社会:尽管铁制农具和陶器已普遍使用,但生产力仍十分低下,人们沿袭着牛踩田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在人们的观念中,鬼神至高无上。 那时“十字大路”已经开通数十年,但黎族社会依然聚族而居,贫富分化不明显,除了耕牛、水田归私人所有,山林、坡地、果园均属于整个氏族所有,基本自给自足,少言商贾。在黎胞聚居的黎峒或黎寨,被称作“奥雅”的峒主(或寨主)由有一定威信者承担,他的传统地位靠宗族观念维系,黎峒中任何个人不得超越峒主的权利范围。在与自然抗衡的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文化与宗教,护佑着黎苗子民来到了现代社会的大门前。 一九四八年,五指山地区获得解放后,于一九四九年三月成立了“琼崖少数民族行政委员会”,黎苗同胞实现了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夙愿。一九五二年四月,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委员会成立;七月,自治区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乐东县抱由镇召开,“黎头”王国兴当选自治区政府主席,由黎、苗、汉族人民联合组成的自治区政府成立。一九五五年自治区改名自治州。一九八七年底,根据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需要,国务院决定撤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设立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乐东、东方等七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及三亚、通什两市,还在少数民族散居的其他市县,设立了十二个民族乡镇,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自治权。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五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解放前,全区仅有一条破烂不堪从海口经串陵水、崖县的“海崖公路”,遇到紧急事情,黎苗人民只能用鸣枪、吹牛角、敲锣击鼓等方式传讯报警。解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全面展开:到一九八五年,海榆东中、西线公路全面贯通,通车里程计四千七百多公里;八所、榆林、三亚港口建成,开辟国内航程一千一百海里,三亚还有了两个五千吨级泊位码头,开通了香港班轮;石碌至八所、黄流至三亚铁路修复,一条岭头至八所的新铁路建成。 建省十年,海南各级政府更是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集资和融资方式,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据统计,建省十年,民族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二百五十一亿元人民币,相继建成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万宁兴隆至三亚、三亚至九所段的高速公路、大广坝水电站、八所风能发电站、环岛光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交通“立体化”;城镇电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 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现代化大工业特点的国家和省“八五”计划重点项目先后在民族地区建成:如大广坝水电站、全国重点工程崖13-1天然气田、海南天然气化肥厂、昌江水泥厂等,成为民族地区经济支柱。 “一间茅房三石灶,一根竹竿挂家当。一把钩刀砍大山,一碗谷种养全家。”这首民谣是黎苗农民在新中国成立前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如今,仅仅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八年底,海南省政府就投入民房改造资金一点一亿元,建成砖瓦房十二万户,使六十五万黎苗山胞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光彩事业”、“牵手工程”,“养羊工程”……一项接一项扶贫工程正在民族地区展开。在政府的安排下,不少黎寨苗村整体搬出大山,到平原落户,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向着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方向快速发展,形成了政府抓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开发新格局。如今在大江南北风靡的崖城瓜菜、昌江芒果、乐东香蕉、陵水西瓜都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热带高效农业的硕果。 尽管海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多达三十八个,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八左右,但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的民族问题始终处理得很好。椰风海韵五十载,海南的少数民族经济完成了由原始部落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变;她崇尚自然的原始文化与宗教,如今又被现代社会当作人类文明活化石而发掘、研究;面对这种经济与文化发展趋势,海南的黎苗同胞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的世纪。(完) |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