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篇 新中国五十周年特稿:新中国成功加强民族凝聚力 (香港中国通讯社九月九日电)新中国五十周年特稿:新中国成功加强民族凝聚力 香港中通社记者 思良 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壮、白等五十六个民族,在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全国各族人民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新中国五十华诞。 一九四七年,在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中共推动建立中国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从此,民族区域自治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法律上确立为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陆续建立了广西、新疆、西藏、宁夏四个自治区。目前,中国已有五个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一百二十一个自治县(旗)和一千二百多个少数民族乡。 至一九九八年,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已有四十四个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了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中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贯彻国家法令和政策规定。同时,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自治机关有权根据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变通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既统一、又自治,把统一和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一大特色。 与此同时,在平等合作互助的民族政策下,各民族自治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基本上满足了民族自治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还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此外,民族自治地区初等教育大部普及,中等及高等教育日益发展。 与一九七八年相比,一九九七年各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三百二十四亿元增加到逾七千亿元,增长了逾二十倍,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一,比全国平均增长幅度高出一点一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二百四十七元增加到四千零五十三元,增长了十五倍;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一千四百八十二元。 一九九八年,各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六千六百多亿元,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三千一百六十七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四点六。粮、棉、油产量都比上年增长,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十四、百分之三十一和百分之十三。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千六百多元,累计有两千多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越过温饱、迈向小康。民族地区与全国一样,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民族自治地区五十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回顾五十年前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历史,那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酸的画面:多数平民形同奴隶,极端落后的社会形态,刀耕火种的原始经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毫无保障的采集、渔猎生产方式……这些黑暗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废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压迫制度,实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彻底消除了各民族社会中存在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奴隶制、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地主制等各种落后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许多少数民族一跃跨千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制定了许多适合少数民族继续发展的优惠政策,当中包括生产、生活、税收、财政补贴、资源开发利用、教育、文化、卫生、干部培养等各方面的优惠照顾政策。一九八四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把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众多而复杂的民族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的关注,有人认为中国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