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外交篇 新中国五十周年特稿:新中国为十大元帅大将授衔实录 新中国成立第五年,中央提出要为在解放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各级军事领导人授衔。经过反覆讨论评选,最后评定十个元帅、十个大将以及数目较多的上将、中将和少将。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即国庆前夕,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首先由毛泽东主席授予十人元帅军衔,再由周恩来总理授予各人将军军衔。授衔仪式后,接着举行授勋仪式,元帅和将军的勋章,都是毛泽东授予的。 获得最高的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十人,包括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叶剑英、聂荣臻等,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他们都是解放军总司令部、四大野战军及军区司令员或参谋长。获得大将军衔和勋章的是粟裕、陈赓、罗瑞卿等人,获得上将军衔和勋章的是杨勇、杨成武、宋任穷等人。 据中共元老的回忆录说,最初军衔的评选名单同上述人物有很大分别。在授衔的初步方案中,毛泽东为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为元帅,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为大将,不少中央领导人也列入了授勋名单。但毛泽东坚持不要大元帅军衔,不要勋章。这事,在一次人大常委会上还引起热烈讨论,包括不少民主人士在内的常委会委员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等领导人,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建者,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应该给他们授衔授勋。尤其是毛泽东功劳最大,应该授予大元帅,授三个一级勋章。 当时主持人大常委会的刘少奇把会议的情况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完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他问刘少奇: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刘少奇当即表示:不要评了。他又问周恩来、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邓都摆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又转身问几位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后来到地方工作的邓子恢、张鼎丞等人:你们几位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各人也都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些中央领导人主动提出不接受军衔,对全军干部是个很大的教育,也解决了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原来一些自认为评低了的人,也从思想上想通了,这就大大地推动了授衔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评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没有评大元帅,只评了十个元帅,十个大将,五十五名上将,一百七十五名中将,八百零二名少将。还有二名上将,二名中将以及一部份少将,是在一九五六年以后授衔的。除了赛福鼎、乌兰夫、谢富治、韦国清、叶飞、阎红彦等少数几位因特殊情况授予军衔外,其他已转到地方工作的人,包括驻外大使,都没有授予军衔。其后,各大军区、各总部、军兵种、院校,随后也举行了校、尉级授衔、授勋仪式。 据一位军方元老说,授予军人军衔,是为了确定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便于识别和指挥,也是给军人的一种荣誉。颁发勋章奖章,是对在革命战争时期共有功人员的表彰,是历史总结性的奖励。军衔制度的实施和勋章奖章的颁发,都表达了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对军队的关怀,这对于鼓励广大军队干部的上进,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至于对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一九五五年评定和授衔十个元帅、十个大将,是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也是最后一次授衔。其后多次授衔均没有元帅、大将,最高的是上将而已。(据香港中国通讯社九月五日电) |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
Copyright: http://www.chinanews.com.cn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