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通讯社的角色转换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章新新 (2000年4月20日)
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聚会在北京这个中国的"信息之都"。我首先代表中国新闻社和我的500名同事,向举办和参加"21世纪中国互联网大会"朋友们表示感谢。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探讨新世纪互联网业在中国的走向。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对中国新闻社、对中国的所有新闻媒体和网站,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与进步,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有两家通讯社:一是新华社,二是中新社。前者庞大、全面,后者灵巧、活泼。过去的48年里,中新社以自己稿件的轻盈雅致、平易近人、迅捷公正、视角独特,赢得了新闻界"轻骑兵"的美誉。
今天的演讲者中,有不少外国著名企业的代表,也有许多立志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网络公司负责人。这在1952年,为了要打破整个西方对"红色新中国"封锁的、中新社的创立者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最高层的决策者就已经认识到,只有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我们富强、民主、文明的脚步才能迈得更大、更快。
正是为了这样的宗旨,现在,中新社每天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新闻单位传送200多篇(幅)的新闻通稿、专稿、特稿和图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生活、港澳台事务等许多方面;每月专为境外中文报纸批量组织1000个版次的版面;向境外中文电视台定期供给大量纪录片、专题片或专题新闻等。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里,中新社为封闭的中国走向开放做了大量工作。今天的会议上,我看到许多生机勃勃的、年轻的面孔。在你们的学生时代,一些名字也许耳闻过--《原野》、《春桃》……,那是我社电影声像部八十年代的作品。在改革开放的后十年里,中新社为实现持续发展进行过许多有益探索。现在,许多城市的报摊上、书店里,时常可以看到我们的出版物《中国新闻周刊》、《视点》、《中华文摘》。目前,在北京总社的统领下,中新社已在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外的纽约、华盛顿、东京、悉尼、巴黎设有分社。我们的稿件一如她创立时那样,保持着轻盈活泼、亲切可读的特色,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
这里,我愿同朋友们交流一下我们对通讯社在信息时代发展方向的看法。不认清这些,就难于把握传统新闻媒体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信息时代为通讯社提供了更宽广的市场
有人把通讯社比作"批发商",意思是说,它通过分布很广的记者采集新闻,经编辑部精心加工以后,向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零售商"发布新闻。原创新闻从"批发商"那里源源流出,经过"零售商"的中介传播,与读者、听众或观众最终见面。今天与会的,多是网络界专业人士,这里,恐怕不需要我赘述枯燥的数据,以佐证网络媒体在当今社会的异军突起。虽然,上周末来自纳斯达克的一股冷风,吹遍全球股市,一些刚刚绽放的"网络花蕾"似将凋零。但是,一个现实摆在我们眼前:现在中国境内上网用户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国际互联网站点已有15000多个,中国目前的网络规模大体相当于美国1995年的水平,但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当时的美国。"内容是网络的生命"。我们认为,新型网络媒体同样会象传统媒体那样,需要大量新闻源泉。只要通讯社有能力生产大量喜闻乐见、图文并茂,声画结合的好新闻,总体而言,我们的服务对象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市场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现在每天,中新社网站(www.chinanews.
com )上网数百条次动态新闻,更新50多篇次解释性专栏文章,覆盖政治透析、国际了望、军事天地等十多个领域。此外,及时开设的新闻专题,如江泽民主席出访亚欧非六国、台湾地方选举前后两岸关系新观察、中国迈向WTO、美国股市动荡引发的全球连锁反应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深入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园地。经过一年多运行,中新网内容逐渐丰富,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知名商业网站均把中新网列为合作媒体;在国外,许多中文网站与中新社网站链接。
信息时代为通讯社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台
1995年,中新社开办www.chinanews.com网站,成为全亚洲最早上网的中文媒体。去年元旦,北京总社上网,域名为www.chinanews.com.cn。下面,请允许我举几个自己身边发生的简单例子。50
周年国庆大典上,江泽民主席乘阅兵车驶出天安门城楼。那一刻,堪称历史性瞬间。我社记者抢拍到镜头,当即以数据传输方式从观礼台发回图片。这张新闻图片,是全球所有媒体同类稿件中发出最早的。台湾地方选举前,我社网站组织、播发了《中国军力大展示》专题,以80多幅图片、百余篇动态新闻和图文专稿,详尽展示了我军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信心和能力。类似的事情,在中新社随时随地发生着。中新社的出色报道,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更加及时、全面、生动地展现在国内外受众面前,既不受传统媒体播发新闻的周期限制,也更加方便人们随时检索、调阅。信息时代赋予通讯社同时身兼新闻"批发商"和"
零售商"的可能性,数字技术为之延伸触角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今年初,路透社宣布将斥资5亿英镑,把核心业务转至互联网。公司总裁乔布说:"网络首次使我们能开始为无限广泛的市场服务,包括在家里和工作场所作出财务决定的个人。"我们自身的实践也证明,通讯社上网,有力辅助了传统业务,特别是在一些华人新兴地区,如前苏联和东欧等传统业务尚未达及的地方,当地许多华人传媒直接从中新社网上下载有关中国的新闻。中国的声音得以迅速传达。值得一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事件发生当天,中新社网站就开通了相关专题。短短几天内,上网文字稿超过240篇,图片近200幅,有力打破了西方的新闻垄断。在美的许多华人和留学生向通过互联网向我们求援,索要死难烈士图片。由此可见,中新社年轻的网站在海外已有一定知名度。今年初,中新社网站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新闻网站"第四名,现在,她正向全球华人信息中心的目标迈进。我们力争在未来两、三年内,把chinanews.com办成世界最知名的、多媒体的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架起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华人新闻、信息和文化传播中心。
网络媒体大发展需要来自官方的信任、支持和规范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有别于西方,这决定着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也将走一条与西方不完全相同的道路。不面对这一基本国情,就难以恰当理解网络媒体、乃至整个信息产业一边迅猛发展、一边时常招致微词的现实。我们认为,来自官方的信任、支持和规范,是网络媒体在中国生存的基本前提;上网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可读性,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基础。统计数字显示,当今中国80%的信息资源集中在政府部门,其信息处理能力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政府部门吸收社会力量合作开发、加工、发布这些信息,是必然出路。考虑到长期、固定、紧密的合作历史,人们大概觉得,在获取官方信任、支持方面,传统媒体有着较大优势。那么,如何发挥这个优势,生产喜闻乐见、便于使用的信息产品,则是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我想以亲身体会加以说明。中新社是一家中央级外宣单位。工作中,我们坚信,要持续探索如何在报道中既体现广大中国人都认可的价值观,又主动借鉴西方新闻的表述方式,亲切可人地表达这些理念。几十年来,中新网过硬的专业记者编辑队伍,不断把这个信念付诸实践。中新社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团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世界各个角落的四、五百家华人传媒有长达几十年的客户关系,就是一种证明。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要求通讯社加强服务功能
广大受众有权选择自己喜爱的媒体,通过获取新闻、信息,满足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社会文明、进步、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标志,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担负着提供优质信息产品、满足百姓求知权的社会责任;同时,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一报、一刊、一社、一台、一网"包打天下",是不能完全成功的。邓小平先生生前曾指出:"任何一个任务不是一家报纸所能完成的。各家报纸接触面不同。要各方面努力,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这席话,对我们的工作有指导作用,西方媒体的一些合作行动,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今年初,151年来一直是美国各大报刊重要新闻来源的美联社,与成立仅4年、以互联网及相关产业为内容的网站CNET签署合作协议。据此,美联社每天将采用
CNET网站5至10则新闻,经编辑後由美联社的财经新闻网发稿给全球约300个订户,这些订户包括绝大多数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美国报纸。同时,CNET
网站可获得美联社提供的网上即时新闻服务,范围包括美国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及体育娱乐新闻。通讯社本身是一座信息宝库,随现实发展,不断丰富信息和新闻资源,并资源进行再加工和分类,使之升值,是世界著名通讯社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
中新社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利用已有广泛的采编队伍和分支机构网络,通过广泛合作,大量丰富财经、体育、娱乐、IT、旅游等分类新闻供给内容;遵循新闻贴近性的规律,按地域把新闻细化。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现有4000来万。增加简明新闻,满足手机上网的潜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成为包括中新社在内的网络媒体的发展重点。中国的电视机拥有量超过3亿台,全球居首,现有有线电视网络比较健全。我们愿意尝试开设多媒体新闻,经适量投资、培训,把视频新闻和静态新闻有机结合起来,使chinanews.com符合世界网络报道潮流,最终向宽频网络进军。我们也愿意与在座各位所代表的网站、公司合作,一起开发这方面业务。
朋友们,每个时代都赋予人们一些独特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经济、信息时代,是历史赠与我们的厚礼。我衷心希望,业界共勉,为中国顺利过渡到信息时代、为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尽心竭力。
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