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报道

央视开年大戏《天下粮仓》内幕花絮

2002年01月04日 14:04

  央视一套黄金档的开年大戏总是备受瞩目。今年,共有五部大戏参加竞争,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把赞成票投给了由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录制,高锋编剧、吴子牛导演的31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从下周一开始,这部电视剧将与观众见面。

  专家们认为,这部戏对历史人物有新的读解,不落俗套,细节精彩,充满了智能,其形式介于历史正剧和历史传奇之间,拓宽了历史剧的路子。

  拍摄侧记吴子牛拿出看家本领精心打磨电视剧

  尽管吴子牛以前曾拍过一部电视剧,但他更愿意把这部电视剧称为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他说:“在高锋精心编织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中,我悟出了这部电视剧的立意: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百官树德,为天下开太平。”

  吴子牛是在2001年的大年初一拿到这个剧本的,刚看了一集,就再也放不下了。他叫来了同样是编剧的妻子司马小加一起看,整整三天的时间,夫妻俩一口气看完,连连称好。当即打电话给制片人,表示愿意执导此剧。年初七,制片人踏着春雪来到北京,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合同都签定了。

  对这部戏的演员的选择,吴子牛有三种方案:一是全明星制,二是全部起用专业的演技派演员,三是明星加专业演员为主的演员阵容。在与制片人等反复商量之后,最终还是采用了第二种方案。即在选择演员时,要求演员的年龄与角色的年龄基本相符。像演顾琮的刘仲元快80岁,演小梳子的演员李倩才17岁,都基本是剧中规定的人物年龄。而王庆祥扮演刘统勋,王亚楠扮演米河,都是导演和制片人在经过多次不同演员的比较后才确定的。寻找柳含月的扮演者也让制片人和导演费了很大的周折,直到电视剧开机了很长时间,青年演员王海燕才进入他们的视线。结果证明,这样的千挑万选很有必要,这部戏里的主要演员可谓是个个棒。与此同时,吴子牛对群众演员的选择也非常苛刻,所有演宫女、太监的演员,也必须是职业演员。他有一个观点:一部戏的氛围和品位,是要靠三四线演员的表演捧起来的。这就像跳绳,绳的两端是群众演员,主角在中间跳,两端甩绳的力度和节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中间跳绳的人的水平发挥。因此即使是那些管粮仓的、棺材铺老板一类的角色,吴子牛也一定要让职业演员来演。

  拍摄过程的艰苦自不待言,戏刚开机,就进入了高温酷暑的天气。这部戏的景特别多,大景就有15处,小景就不计其数了。从北京直到浙江,剧组辗转拍摄,非常辛苦。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吴子牛都是亲力亲为,对画面的要求、灯光的布置都精益求精,特别是服装,一定要与历史的真实相吻合。很多场戏,吴子牛都要拍上七八条才敢放心地过。许多演员都说,这哪里是在拍电视剧,分明就是在拍电影嘛。

  前期拍摄刚刚完成,吴子牛便把自己关进了剪辑室,一口气剪出18集,大家看了以后提出了不少的意见,结果,吴子牛把这18集戏又全部推翻,重新剪辑,并且在全剧的结构上作了大的调整,把原本是要在后几集才上场的反面势力的代表人物田文镜提前到第一集里就出现,使全剧一开场就陷入了剑拔弩张的矛盾冲突中,情节也更紧张,节奏也更紧凑了。吴子牛说,这应当是一部“不戏说不滥情,不矫糅造作,阳刚遒劲,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模有样的长篇电视剧。”制片人感慨地说,现在别说是完成片,就是那些最后不得不舍弃的画面和故事也很精彩。

  创作感言粮仓的墓藏品,令高锋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分量

  学历史出身的高锋,一直喜爱收集古陶瓷。在他众多的收藏品中,最让他感兴趣的是那些不同朝代、不同造型的粮仓模型。收藏时间长了,收藏品多了,他渐渐地发现,一些上品级的人的墓葬中,随葬的陶罐瓷器中从没有粮仓模型,倒是那些贫苦人家,哪怕是最简陋的安葬,也会有用泥烧制的、捏得歪歪扭扭的粮仓,每一次的收藏,都让他体会一次“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分量:那些善良的穷苦人,即使是走到了阴间,也没有磨灭对丰衣足食生活的企盼。每收到一个新的粮仓模型,他都会久久地抚摸着,心里暗暗地下决心,要以粮仓为题材写一部戏。然而,最终促使他产生动笔念头的,是别人送他一套刚刚出土的清代居家生活的陶器制品。当沾在这些陶器上泥土被一一剔尽时,在金色的夕阳下,这套清代生活居家用品散发出庄重而神秘的气息。而那两个造型独特的粮仓,再次震撼了高锋,这促使他几乎无法遏制自己地拿起了笔。

  他一头扎进了卷帙浩繁的史籍资料中,收集了几百万字的相关史料。从正史、野史、话本小说、《清稗类钞》,到漕运、粮帮、各级官品与俸禄多少、国家粮仓地方粮仓的异同等,几乎没有他不曾涉猎的领域。在那段时间里,他简直成了历史学家,津津乐道于各种“新的发现”。然而他并不是想做历史学的考据,而是要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资料中化解出鲜明的文学形象来,这是一种学者化与文学化相结合的劳动。以写作为生以来,高锋从没有这样痛苦过,也从没有这样激动、这样兴奋过,心智和体力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艰巨的考验和挑战。他不想把这部作品写成编年史,也不想写成戏说剧。最终他把这部戏的风格,定位为既具有强烈的历史现场感,又充满了传奇色彩。剧中的人物,有可以在历史中找得到的相对应的人物,比如刘统勋、张廷玉等,也有他自己心中虚构的人物,像米河、米汝成等。特别是在米河这个形象上,寄托着他对为官者的理想。

  写作时的痛苦,让高锋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他把它形容为“穿越沙漠的过程”。写作酣畅时,他情不自禁地跟随了剧中人的喜怒哀乐而大哭大笑,在思路受阻、一筹莫展时,他的内心又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心智的搏斗常常面临极限。剧本策划李森祥回忆道,那时高锋住在白鱼潭小区里潜心写作,他去看他,常常看见高锋一个人孤独地站立在小区的水榭边发呆,痛苦的表情难以言说。然而正是这样的百般煎熬,一个个精彩的细节便从他的笔下流泻出来:

  乾隆登基,要亲自开耕,隆重的开耕场面,大臣们一起唱起了“三十六禾词”,干隆豪气万丈,踌躇满志。伴随着“三十六禾词”的歌声,在干隆的眼前,仿佛出现一片成熟的麦田。金色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干隆行走在麦田中,手抚过那一棵棵结实的麦穗,胸中激情荡漾,他站在麦田中央对天大喊:“这都是我的子民啊。”然而,刘统勋却“不识时务”,在皇帝大庆之日,献上《千里饿殍图》,意欲提醒年轻的皇帝要关注粮食问题。在朝上,文武大臣众口一词要干隆杀他。刘统勋回家,自己买好了棺材,准备接受惩处。没想到干隆去看他,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对他说:朕送给你两件宝器,一个是刀,那是用来对付贪官污吏的;一个是尺,那就是治国的法度。然后,他对站在一旁刘统勋的儿子刘墉说:你现在知道什幺是做官了吗?刘墉答道:做官就是一边放着官帽,一边放着棺材。

  在大清律法中有一条“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的条款,指的是官府赈灾办的粥厂,施舍的粥不能太稀,以防止赈灾官员从中克扣粮食。高锋从这个条律中,演化出了一个情节:刘统勋去检查粥厂,发现粥厂施舍的粥非常稀薄,就叫来了赈济官。不管赈济官如何解释,刘统勋坚持要按大清律法处置。赈济官自知死罪难逃,恳求与老娘告别。这时,从领粥的灾民中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妇人,赈济官双膝跪下说,孩儿不孝,让母亲挨饿,孩儿这就去了,哺育之恩无以为报,您就用这个果腹吧!说着,一口咬下自己臂膀上的一块肉,吐到母亲的碗里。母亲顿时泪如雨下,说孩子你放心的去吧,不用再为娘操心了。只见她一抬手,将两根筷子插入了自己的喉咙,气绝身亡。刘统勋一把抱起死去的妇人,声嘶力竭地吼出一声——杀!然而,当他随后打开赈济官所管的粮仓时,他一下子愣了,粮仓里已经完全空了。拍这段戏的时候,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连吴子牛也流下了眼泪。他说,作为导演,我应该在现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面对那样的一幕,我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住了。

  “茧手巡抚”卢焯被干隆杀头的一场戏。这位在赈灾中亲自下洞挖井的二品官员,却为了替自己双目失明的女儿积点财,借二万两银子,逾期三个月未还,触犯了大清纲纪,被干隆问斩。高锋和李森祥都觉得如果简单的处理这段戏太可惜了,于是他们设计一个特别的细节:干隆高举着卢焯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感慨万千。待侍卫们将卢焯带走后,干隆来到大殿的屏风后。想着这位事出有因的清官被杀,实在于心不忍,但不杀又不足以正肃法纪,不禁悲从中来,流下了眼泪。一旁伺候的太监送上黄绫。擦过眼泪,看着湿润的黄绫,干隆叫太监:去把它送到法场,为卢焯拭刀。加入了这样一个细节,不仅把干隆当时的心态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也使戏更具有冲击力了。

  与许多历史剧不同的是,这是一部没有以历史小说为依托的原创作品。在《天下粮仓》中,高锋倾注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思考。其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置,尤其是细节描写的细腻传神,都让人赞赏不已。李森祥认为:如果说这部电视剧中历史的写实部分是一道大菜的话,那幺,剧中的浪漫与传奇就是玉液琼浆,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搬上了央视一套的“黄金餐桌”,让观众享受这场“盛宴”。

  演员体验演技和心灵都得到提升

  凡是参加这部戏拍摄的演员都认为,这是一部“考”演员的戏。

  在最初获得这个角色的时候,王庆祥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好剧本,但对自己如何来演绎刘统勋这个人物,却一时摸不着头脑。刚开机的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要和高锋和李森祥聊聊,试图能更多地理解编剧所赋予这个人物的本质内涵,同时也希望编剧能给他更多的启发,把握人物的心理脉络和外在的行为特征。在不断地研读剧本和与编剧的沟通过程中,王庆祥逐渐抓住了人物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王庆祥把它总结为16个字:眼中有官,心中无官;眼中无民,心中有民。他认为,这是刘统勋的为官之道,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把握了人物的基本脉络后,王庆祥演起来就驾轻就熟了。

  王亚楠说起拍《天下粮仓》很感慨:真是太辛苦了。就拿他自己来讲,《天下粮仓》总共是31集,但是几个月拍下来,感觉差不多拍了近一百集。耗费这幺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吴子牛对每个镜头都把关很严,稍有纰漏就要重新来过;二是王亚楠对自己也要求很严,有时候连导演都说可以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位,主动要求导演再来一遍。与王庆祥一样,王亚楠在接受米河这个角色时,也曾一度不知该如何驾驭。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角色,他因为被禁在阁楼上苦读三年,而造成的性格乖张形似木讷,被老百姓称为“疯子”,但他才智过人,初出茅庐便一鸣惊人,要将这两种气质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物身上,既有分别又要互动。为此,王亚楠反复地揣摩,与导演沟通,慢慢地吃透了角色。一些参加审片的专家对王亚楠的表演赞赏有加,认为他的表演非常到位。

  扮演柳含月的王海燕对自己能参加这个戏的拍摄感到格外的自豪。她说:“这是一部由众多表演艺术家参与的真正高水平的电视剧,它没有什幺明星大腕,却是一部让我们每个参与者都兴奋不已的戏,每拍完一个片段,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聊戏。”几乎所有的主要演员在拍完这部戏后,都感觉自己的演技和心灵得到了提升。(文汇报潘志兴)




>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