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
|
舞者江青 2000年11月1日 14:06 “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舞蹈艺术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途径,于是舞者也沾染了些许的仙气,他们的生活和思维之中总是浸透着和舞蹈一样飘忽曼妙的情绪。 没有欣赏过江青的舞蹈,但知道舞者江青却是很早了,那时只是觉得这个名字用在舞蹈者的身上更合适。真正见到舞者江青是在上个月,张艺谋筹备的桂林山水大型实景歌剧《刘三姐》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刚刚举行完,记者就捕捉到了创作者之一的江青,并且对她进行了专访。 江青原籍上海,曾在北京舞蹈学校受过6年训练。60年代在港、台进入演艺圈并于1967年成为“金马奖”影后。1970年前往美国学习现代舞,1985年后移居瑞典,以自由编导身份在各地进行创作和独舞演出。 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自然想象江青是一位装饰华丽的圈中人,这就使见面之后的很长时间没有适应过来,设计好的问题也没有办法再提出了,因为舞者江青实在太朴实、简单了,穿着简单脸上的表情更简单,简单得象阳光一样没有遮拦让你看不到她这个年龄和她这样名气的很多女人特有的矜持、深沉甚至是做作。我们所有的成见都破灭了。 江青说她的身世很复杂一句两句也很难说清,她出生在北京,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国内上学,几个弟弟都出生在国外,那个年月家庭情况很复杂的人不少,但从只言片语中我们能感觉到江青在那样的家庭里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这也为她以后走上舞蹈之路奠定了基础。 很小的时候,江青就来到出生地北京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她当年的同学现在遍布全国各地,很多都在舞蹈界享有盛名,比如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就是她的同学而且同宿舍。 在北京舞蹈学校的六年时间里江青接受了专业的芭蕾舞和民族舞训练,学成之后到了香港和台湾发展,开始是给香港的电影编舞,后来导演说干脆你演主角吧,于是,江青由舞蹈演员一跃成了电影演员,7年拍了29部电影,并且获得了金马奖影后的称号,成绩如此出众让很多人羡慕。 这样进入香港演艺圈让江青觉得有些突然,尤其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后丧失了很多自己生活让自己很不是适应。但她还是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一切,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事,只有艺术才是她不断追求的目标。 江青的艺术生涯是丰富多彩的,她不拘泥于一种模式,不限定自己的艺术道路,她纵横在舞蹈和电影之间,游离于民族和现代的空间之内,到了美国,她喜欢上了现代舞,为舞蹈中的激情和对人性和社会的淋漓尽致的描述而感动。 “对于以前所学的芭蕾舞、民族舞来说是有了全新的空间,我没有想放弃原来所学的东西,到了美国之后学到的舞蹈给了我更丰富的灵感和舞蹈语汇,对我以后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江青生在中国,学在中国,舞蹈中的元素都浸染着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到了香港之后,黄梅调的风格给了江青更深刻的印记,也是她成名的基础,那么,到了美国,去了欧洲,她的舞蹈依然保留着以前的痕迹。 她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便做外国很经典的作品,也会把自己的理解融入进去,这是因为人的文化背景和舞蹈背景不同。 文化的背景永远磨灭不掉,不管走了多么久离开多么远,她还是是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她从小就接受的中国文化,尤其作为艺术家,为了灵感,为了内心深处对自己文化的渴望,江青经常搜集有关中国文化载体的东西。采访的时候我们了解到她刚刚去了趟北京很有名的潘家园市场,那里展示的、卖的都是中国最最传统古旧的物品。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越扎根民族的东西越能和世界接轨,在感情方面,因为自己离开中国时间很长了,有了距离,有了距离就会感情更深。” 这种距离产生的美让江青感动,距离也让江青割舍不下自己的家乡,虽然走了那么久,她一直关注着这有距离美的家乡: “78年文革刚结束我就回来过,当时我觉得我们这些早一些出国的人可以做一些桥梁工作。回来之后我首先到母校去讲学教课和做一些示范演出,当时在中国,现代舞还不能公开演出。” 回到家乡有回来激动,也有回家的遗憾,江青说文革刚结束的时候中国舞蹈者如饥似渴地追求艺术,而几年之后大家对于商业价值的追求已经多与对艺术的追求了,各种大型歌舞演出多数是出于商业目的。她很担心这样会影响中国舞蹈艺术的健康发展。 谈到这次和张艺谋合作她说很愉快,这也是大型歌舞演出,但张艺谋对艺术的追求让人佩服,她觉得这更多是一次艺术探索,把音乐舞蹈和各种现代艺术语汇融入大自然当中让人与自然与艺术合而为一,这样的探索对艺术家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创作,江青已经多次到桂林体验生活、采风,她要把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都倾注到这部《刘三姐》上,两年之后桂林再见舞者江青。(转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