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父子的花样年华
文/力夫
图 李亮
|
陈歌辛与家人的全家福(前排左起:金娇丽、陈东、陈歌辛,后排左起:陈钢、陈铿、陈小丽) |
一首《玫瑰、玫瑰我爱你》成了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化身,一曲□永委婉的《梁祝》几乎变为国人的灵魂,两首曲子的旋律只要一响起,定会把你融到它的氛围中去。这两首曲子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关联,但两首曲子的作者却是血脉相连的。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的名字叫陈歌辛,《夜上海》、《蔷薇处处开》、《花样的年华》、《永远的徵笑》都是出自这位天才之手,他的歌曲「洋味儿」十足,特别是《致瑰、玫瑰我爱你》被译成英文,由美国歌星Frank
Laine唱红后,竟被人误认为是外国歌曲;而一首《恭喜恭喜》则成为中国大陆、特别是港台及东南亚的新春贺喜曲。陈歌辛的大儿子陈钢,是陈歌辛三子一女中惟一继承他作曲事业的。1959年、24岁的陈钢与何占豪合作,以江南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调为素材,谱成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广为流传……
坐在陈钢这暖融融的小屋里,很适意。屋里到处都是书,通往卧室的走廊也被他改成了书廊,虽然都是书,但绝不零乱。陈钢很得意地说他这是「移步换景」。他煞费心思营造的氛围包容着他,在这里他可以将室外的一切喧嚣隔绝,慢慢地享受来之不易的宁静。我们终于切入了正题……
陈钢的纯情年代
1935年,中国的局势动荡不安,在上海的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上一所石窟门房子里,陈钢出生了。在这条短短的马路上,龙蛇混杂,既有大名鼎鼎的颜料大王贝润生,也有青帮头子杜月笙,汉奸流氓张啸林等等。小时候,陈钢曾亲眼看到杜月笙做寿的场面,张啸林被杀的情景。黑暗的中国使得年幼的陈钢及当时的人们,从心里企盼光明的到来。陈钢夜里抱着收音机,听着解放区的广播,心每天都在跟着他们跑。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他和弟弟、妹妹满街跑着撒传单。这一年8月3日,华东军大招生,14岁的他,徵得了身处香港的父母的同意后参加了解放军。一年后,他因钢琴弹得好被分配到部队文工团。这段时期,陈钢因随文工团四处演出,大量的演出活动使得他弹琴把手都弹坏了。1955年,为了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加之自己也喜欢,于是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
1934年,陈歌辛与金娇丽冲破重重阻碍,喜结良缘。 |
回想当年创作《梁祝》的情形,陈钢很留恋往昔自己的纯情。195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人们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当时的中国交响乐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艺术家们也都想改变这种现状,许多人都在探讨西洋音乐民族化的问题,《梁祝》就产生在这种特殊的境况之中。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系的几个学生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业余时间成立了一个管弦乐民族化实验小组。为了向国庆10周年献礼他们向校党委申报了三个选题《大炼钢铁》、《全民皆兵》、《梁祝》,其中《梁祝》同大跃进的时代精神相悖,最不可能入选,但当时的校党委书记孟波却很有魄力和眼光,他一圈一点,选中了《梁祝》。但管弦乐小组的成员缺乏专业作曲能力,很难完成这样一部交响乐巨作,于是校方便让作曲系四年级的高才生陈钢与何占豪两人合作创作。《梁祝》之所以成功,陈钢认为它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人和」主要是他与何占豪的合作缺一不可,他和何占豪的「相反相成」,他们的生活背景、性格、出身截然相反,却正好促成了这部作品的成功。陈钢认为《梁祝》的四个融会点是这部作品的成功所在:中西结合;古今结合;虚实结合;雅俗结合。
到现在,陈钢认为《梁祝》还是完善的,《梁祝》是在一个纯情的年代,由两个纯情的学生,创作的一部纯情的作品,它一个音节都不用改。
文怀沙曾说:原是中国民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戏曲)终于有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张「护照」。
陈歌辛的流金岁月
父亲陈歌辛有着一半的印度血统,1914年生于上海。陈歌辛本姓吴,是母亲将他送养给了没有子女的好友陈家。陈歌辛毕业于上海的格致中学,音乐完全靠自学成才。年轻时的陈歌辛风流倜傥,但十分勤俭,在女中教音乐时,整日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淡蓝竹布长衫,就是这个英俊青年的这身装扮,竟深深的打动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学生。她叫金婚丽,是个富家千金,又是学校的校花,年仅16岁,此时的陈歌辛也只有19岁,两人相爱了。一年后,他们冲破重重阻挠结婚了。
陈歌辛是个音乐天才,20岁左右的他已闻名上海滩,创作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和电影插曲。但他又是一个热血青年,孤岛时期,看着破碎的山河,他也加入了反帝的队伍,与中国现代舞的开山鼻祖吴晓邦合作,一连创作了四部抗日歌舞剧。陈钢清晰地记得1941年,他刚6岁,一晚,日本宪兵冲进了他们在华格臬路的家,陈歌辛因为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而被认为是共产党,关进了「七十六号魔窟」,三个月后被保释出狱。1946年,陈歌辛和妻子金娇丽一起前往香港投奔夏衍,同年,他创作了《夜上海》。1949年上海刚解放,他托人将年仅14岁的陈钢送去参军。第二年,他就和金娇丽返回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虽不是共产党员,却从心底热爱祖国,但是1957年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打成右派,1961年,这位正当盛年的天才作曲家,在安徽的一个叫白茅岭的地方,孤独地离开了人间。
海上旧梦
|
陈钢的生活中,书籍占据了他大部份的空间,音乐似乎已经化作了窗上的那双蝴蝶。 |
陈刚对生活的青睐似乎要多于音乐,这从他自己设计的名片上就可以看出。他给自己封了几个「称号」:「音乐外行」、「文学票友」、「针灸郎中」、「摄影傻瓜」、「浆糊大王」。他是个作曲家,满屋子摆的都是文学书籍,他出了两本散文集,全是对文化现象和社会环境的关注;而且他好像要刻意地远离音乐,他交往的朋友大都是音乐以外的居多;音乐之于他不是一种享受,更不是一种背景。是什么让他疏远音乐的呢?这一切不得而知。
他很怀念旧时的上海,文化上有鲁迅、巴金、茅盾、张爱玲、张恨水,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美术方面有刘海粟;电影方面同国际上是接轨的,国外电影历史有100年,上海90年;音乐方面,中国第一个音乐学院在上海,第一个交响乐团在上海,上海是当时整个中国的文化中心。而今天,「上海可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但决不是文化中心,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地面对现实,不要否认。」言谈中,陈钢洋溢着对现今「海派文化」的不满,他说如今的「海派文化」太平民化了,像张爱玲说的:「为什么上海很有味道,主要是白俄多,有贵族气……」。人和人应该是平民化的交往,而文化越「贵族」越好,现在的「贵族」太俗气。关于雅文化和俗文化的问题,毛泽东也说过:「要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陈钢认为:海派文化当时的繁荣是因为它能海纳百川,现在上海的文化界一定要有这种气度……
摘自《英才》2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