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华侨收藏的民国时期中医方书说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从一本华侨收藏的民国时期中医方书说起
2010年03月17日 13:47 来源:中山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万宝经验乾坤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营地有时会发生疾病,农工们大都壮健,不常生病,有病的也不严重。当工人受伤时,包工用货车送往附近医生诊治。如果他们有病,大都自行用中药医治。”

  引自梁静媛:《美国华工田园生涯》62页。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往美国加州沙加缅度三角洲的中山籍农民大多以务农为生,他们经常聚居在农场的营地里。

  2006年,美国加州的李氏家族曾向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一本珍贵的中医方书《万宝经验乾坤策(温湛波搜集诸方)》。这本书由温湛波先生编成于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记录了他搜集的800余个民间验方,见证了民国时期旅居美国加州的中国农工使用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不懈努力。

  《万宝经验乾坤策》这样的中医书籍,集录各种经验良方,依靠师承口授不断地传承,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是国人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大量事实证明,中国人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且宝贵的。我们应当珍视这个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种“传统医学”中能够流传至今未见衰亡、不能被西医替代、不断更新发展的,就只有中国医学。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医学并非简单的经验医学,它具有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医生治疗疾病时可以根据理论分析处理从未见过的病症,这是经验医学难以做到的。

  历史上的中医学一直以民间的研究和发展为主流。中医药对于民众而言,既是一种历史生活经验的传承,更是生命健康的唯一依赖。从清代末期开始,广大华侨就已经把各种中药材和民间验方带入旅居地,并逐渐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和宝贵价值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和篇首提到的那些加州华侨农工一样,去往世界各地的老一辈中山籍华侨们出国之初,绝大多数是干粗重劳动,不论是务农,还是做工,他们为了养活自己,照顾家人,刻苦耐劳,从来不计较工作的贵贱。他们利用从祖国带来的中医书籍、秘方和中药材,在陌生艰辛的异国他乡努力生存着。在中国人的社会里,师授家传一直是中医学、中药知识传承的主要形式。中医药的传承在华侨社群里也是如此。中医历来属“方技”的范畴,其诊断治疗,除讲究科学性外,还具有高度的经验性、灵活性和技巧性。通过家传、师授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华侨在长期密切接触和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掌握了医学理论和诊疗技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医药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中医界中药学在国外也日益受到重视,除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采用中医药外,一些西方国家也逐渐采用与研究中医药防治疾病。海内外中医界不断深入对中医经典著作、学术经验、单方秘方乃至中医思想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医最具特色的审证求因、辨证论证的价值和方法体系,扩展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现在在世界各国,都有从事中医和中药事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发扬了中华文化,使中医药的福祉惠及世人,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更可喜的是,华人社会日益认识到中医药是中国最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体系,中医药独特的理论方法与西医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医药对于中国人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和生命保障。重新获得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药很有希望重新焕发活力,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作出巨大贡献。(李光先)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