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侨办确定2010年为“万侨助万村活动年”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四川省侨办确定2010年为“万侨助万村活动年”
2010年03月11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四川侨网消息,近日,四川省侨办向各市、州侨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

  通知说,近年来四川省各地侨办积极引导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国内归侨侨眷、侨资企业在捐赠农村公益事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帮助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助推了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侨办要求,四川省侨办将今年确定为全省侨办系统“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年”,成立由省侨办主要负责人牵头,各处室共同参与的活动领导小组,推动全省各级侨办深入开展“双万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侨办:一是要提高认识,建立机制,高度重视“双万活动”的开展,将活动列入议事日程,落实规划部署,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激发基层侨办的工作活力,提高侨务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继续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国务院侨办、农业部关于联合开展“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的通知》精神,主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侨务、农业等相关部门信息畅通、相互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帮扶形式,提高“双万活动”的实效,建立10个以上“双万活动”示范村(联系点或重点联系企业),联合农业部门争取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示范项目的财政资金倾斜,以点带面,促进“双万活动”的开展,打造基层侨务工作的新亮点。

  二是要加强调研,规划引导,全面了解掌握海外侨胞在当地农村开展的各类捐赠项目情况,以及侨资企业参与当地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情况,建立档案,主动跟踪服务;系统总结侨务部门在开展“侨(爱)心工程”、“侨爱家园”、“侨务扶贫”、“散居农村归侨侨眷关爱工程”等活动,以及促进侨商参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侨服务的好做法、好经验,树立典型,及时推广;会同农业部门将农村急需的帮扶项目、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畜牧水产养殖、优良经济作物种植等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归类、登记,建立和不断完善“侨爱工程”项目库;联合农业部门制定开展“双万活动”的短期、中期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农村困难,引导侨胞帮助农村改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建设;更要着眼长远,注重通过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帮助当地农民发展科学种养,调整农业结构,开发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

  三是要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中心城市或较发达地区侨务部门要发挥侨资企业众多、侨务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帮助城市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欠发达或贫困地区侨务部门要发挥各类慈善组织和大型侨资企业关注公益事业的优势,主动推荐公益扶贫项目,引导慈善机构、有实力的侨商扶贫济困,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各地都要重视做好本地籍侨胞工作,发挥他们关心支持家乡积极性高的优势,创新活动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支持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宣传工作,积极利用当地媒体宣传“双万活动”在推进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宣传侨胞和侨资企业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争取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更大支持。积极通过“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以及“四川侨网”、“四川侨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双万活动”取得的实效,主动依托“四川世界华商千人大会暨2010华侨华人高新科技洽谈会”、“侨爱工程巡礼”等重大涉侨活动,帮助海外侨胞、侨资企业了解四川农村发展的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是要加强监督,做好服务。认真执行《四川省华侨捐赠条例》等涉侨法规,充分尊重捐赠者意愿,大力维护广大侨胞在捐赠、投资、合作方面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帮扶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制度,切实把海外侨胞的爱心落到实处。做好侨资企业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对接工作,注意加强农业引进项目的牵线搭桥和跟踪服务。支持已建侨爱新村和“双万活动”重点联系企业的更大发展,主动争取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对外开放、农村扶贫开发、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持续增收等能够支持侨爱新村发展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优先纳入当地政府规划,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和海外侨胞的优势,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