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务院侨办国内司综合处处长熊万鹏(左一)在广西桂林华侨农场实地考察归难侨危旧房改造工程。9月11日至18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赴广西南宁、柳州、桂林、防城港、来宾、崇左开展华侨农林场领导体制改革情况调研。 中新社发 欧惠兰 摄
12月15日,福建武夷山农场“侨居造福工程”竣工,农场内大部分归难侨已迁入新居,实现了住有所居的夙愿。此外,前身为深圳沙河华侨农场一部分的央企华侨城集团主营业务于11月11日实现整体上市,成功完成转型。政府对待侨务工作讲求“用感情,办实事”。归难侨这一特殊群体,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后,如今面貌已大大不同。
今生:从 “输血”到“造血”
在风光旖旎的海南岛,有一处蜚声海内外的归侨家园——兴隆华侨农场。兴隆是历史上“有命去无命回”的瘴疠之地。但是,归难侨到来后,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儿,从“一穷二白”干起,披荆斩棘,开山劈岭,历经几代人的呕心沥血,终于把荒山野岭变成了归难侨休养生息的“兴隆”之地,从政府“输血”转变为自身“造血”。农场的发展紧紧依托当地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积极开拓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世界级度假胜地的独特“侨味”:东南亚风情的建筑、风味小吃,“杂交、融合”的文化以及多种口音交汇而成的“兴隆普通话”。“小联合国”的美誉可谓名副其实。如今,这颗“太阳河畔的明珠”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熠熠生辉。
几十年的艰苦打拼终有回报,原来无人问津的“瘦土”摇身一变成为投资热土。广西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就是这轮投资热潮的受益者之一。开发区以创建南宁市新兴工业城、卫星城、华侨城为目标,充分发挥核心资源优势和工业产业的支撑作用,紧紧抓住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机遇,建设成为创业者的投资乐园。目前该区已引进企业(项目)169个,投资总额近160亿元,工业经济保持年均增长69.52%,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排在南宁市前列。2005年该区成为国务院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现在又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
眼见华侨农场脱胎换骨,今年66岁的归侨许亚华满是感慨:“花甲之年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当年我是想也不敢想呀!”
前世:特殊产物,特事特办
目前,中国有84个华侨农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7个省区,均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为安置被迫回国定居的归难侨而兴建的国有农业企业。截至上世纪末,人口已达62万之多。最初,政府按照“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方针,安置原籍无亲人、本人不愿回乡的马来西亚难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由印尼、缅甸、印度等国回国的难侨很多。政府转而按照“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针,先后办起41个国营华侨农场和3个国营华侨工厂,集中安置了8万多名难侨。1978年后又新建了一批华侨农场接收大量越南难侨,使华侨农场增加到86个,后撤并为84个。
1985年,华侨农场进行体制改革,最突出的就是管理体制改革。由中央和省侨务部门主管的领导体制,改为由地方政府领导。理顺了管理关系,促进了华侨农场的发展。1991年,政府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进一步保护归侨利益。近年,中国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进展顺利,“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华侨农场的危房改造、土地确权登记、社保、金融债务处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完成归难侨危房改造25688户,其中华侨农场已完成改造22291户,占64.9%。目前,全国华侨农场已确权发证的土地面积达359.6万亩,占应发证总面积的88.8%。金融债务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89.3%。对华侨农场的扶贫、救灾和低保已纳入地方管理,目前已有44000多人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今年年底前,全国华侨农场30多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将会得到基本解决。
未来:结合自身,稳中求变
现在,全国华侨农场正在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而且在现代农业、工业、旅游业方面初具规模。当前华侨农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4种:一是单独设镇或并入其他乡镇;二是设立华侨管理区(经济区);三是继续作为华侨农场,由地级市直属管理或由市属区、县级市管理;四是改制为公司制企业。不管哪种形式,符合自身实际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在这一轮改革热潮中,福建华侨农场的成绩突出,走在前列;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转型也实属不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著名的华侨城集团更是革新发展的排头兵。秉承创新精神,经过24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它已发展成为集地产、旅游、酒店、电子、包装为一体,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欢乐谷、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众多项目。在求新求变的浪潮中,其始终紧抓文化、旅游、地产等主业,在稳定原有旅游地产模式的同时,学习迪斯尼,开发文化产业链模式,力求稳中有变,推动融合发展,创造出独特的新型混合业态。
面对未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解决华侨农场问题要灵活多变,不能简单照搬,充分准备好应对其改革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广大归难侨的民生问题为重点,让先富地区带动和帮扶相对落后的地区,真正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张红 赵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