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2009年 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中国互动频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特稿:2009年 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中国互动频密
2009年12月22日 1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23日,为期两天的2009二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天津创业发展洽谈会,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圆满落幕。会议期间,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侨商,携160个投资合作意向与天津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接洽谈,其中65个项目现场签约,协议投资额61亿人民币。 中新社发 田齐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二日电 题:二00九年,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中国互动频密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二00九年,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中国“亲密接触”呈空前热络之势,在频密互动中,经济、科技合作专业性强且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日显。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事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经济健康平稳的持续增长,引起这个“随时随地都与中国发生着互动关系”的群体的关注。中国侨务部门顺应此形势,为吸引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二00九年,国务院侨办进行了首次“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评选。承诺在资金、引进智力、维护权益等方面给予支持。此举意在通过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进而吸引更多华侨华人人才回国创业。

  六月,“珠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CBA第十四届年会”专门为二十五个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新项目举办专场推介会,其中有十二个新药类项目将参与竞争广州高新区“领军人才计划”。会议邀请了包含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名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一批国际重量级科学家、业界领袖与会,并做了精彩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这批国际著名科学家应邀首次访华,本身就有特殊意义”。

  十月,“二00九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在武汉举办,来自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九百余位海外代表与会,共签订合作项目合同、协议一百三十五个,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有四十个、上亿元的项目有十六个。签订引进人才技术项目一百零五个,经贸综合类项目一百零二个。另外,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将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五十四家。

  这一年,国侨办还先后举办“海外人才为国服务济南行暨中国济南海外创新项目交流会”、“海外人才为国服务博士团青岛行暨高新项目交流会”、“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哈尔滨行暨海外创新项目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吸引一百六十余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参加,他们携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当地进行项目洽谈、讲学交流、建言献策,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欢迎。

   在“请进来”的同时,中国侨务部门也主动“走出去”,为华侨华人来中国投资创业提供咨询。今年十月,国侨办组织由多部门相关人士组成的报告团,赴美国洛杉矶、北卡、亚特兰大、波士顿、纽约等地区举办大型报告会,介绍中国宏观经济、科技形势,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华侨华人发展机遇,回国发展的优惠政策等,并解答华侨华人关心的回国创业及服务相关问题。

  中国各地也纷纷推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的计划。二00八年底,上海市政府曾组织招聘团,前往美国纽约、芝加哥和英国伦敦招募从事金融服务业的海外华人,寻得六十六位决意回国并在上海工作的海外专业人士。

  二00九年十二月中上旬,上海市再次组团赴纽约、多伦多、新加坡三地招聘海外人才,这个代表团代表了该市十七家大型金融机构,待聘岗位一百一十五个,其中风险管理类岗位需求量最大。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就在当下美国华尔街整体状况上升之时,上海市政府又要前往北美寻找更多海外人才,以帮它实现国务院赋予的一个使命:到二0一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眼下在欧美国家,‘到东方去’之说颇具号召力”。八月份随团来访的留美医学博士廖结楼在分析新华侨华人回流趋势时说,金融危机下,欧美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但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依然呈现“向上走”的态势;海外人才国际化的眼光、领先于国内的技术,与中国的国内需求契合,世界金融危机为其向中国转移提供了时机。

  曾在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和英国巴克莱资本等公司工作过的上海东方证券高端财富管理业务总监花蕾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也说,“很多海外市场已太过成熟,你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和在中国一样的机会。大的问题在于你怎样把在国外的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

  正如李开复十月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对海外中国学子所说的,“在美国接受教育是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再不回去就来不及了。”(完)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