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臧克家在他脍炙人口的《有的人》这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精神与肉体的存活与死亡。有的人,当肉体生命结束之后,他的精神仍在延续,被供奉到新时代的“神庙”接受人们的朝觐暮拜。就像古代的关公、妈祖由人至神,仍然在人世间永桓。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庙的“解放军烈士庙”便是一处绝无仅有,世人景仰的新潮庙宇。
奇特的庙宇
瓜果飘香的建军节前夕,笔者来到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城西沙湾旅游采风。一座独特建筑比起巴黎圣母院更吸引着我。这座气势雄伟的庙宇供奉的并非哪方神圣,而是2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威武的雕像,写着“天下第一庙”的匾额是解放军某部敬送的。进入主殿,但见神龛上横排供奉着27尊按解放初期我军装束的解放军战士彩绘雕像。神龛正上方悬挂着“英烈廿七君”大横匾,下方则是写有熠熠闪光的“解放军烈士”竖匾,这座全国独一无二,富有人情味的特殊庙宇被称作“解放军烈士庙”。
特殊庙宇自然有特殊的奇观:一是供奉对象奇。通常寺庙所供奉祭祀的是宗教、神话人物或历史名人,而此庙供奉对象却是现代人物;二是建筑风格奇。此庙有纪念碑、纪念馆、烈士亭,有军政界名人题词等。其中,烈士纪念碑高8.1米,象征意义与人民解放军有关,而没有其它寺庙那样浓烈的迷信色彩;三是寺庙音乐奇。多数寺庙木鱼声、念经声、撞钟声、佛教音乐不绝于耳,而这里的录音机经常播放的却是《我是一个兵》、《说句心里话》和《我的老班长》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四是住持生活奇。庙内管理人员与平民百姓并无二致,没有吃素、剃度等清规戒律。
血凝的情愫
天风海涛伴随着浩然正气,这座面朝浩瀚东海,全国惟一的军庙来历,既有催人泪下的军民鱼水情故事,也有新时代折射新民俗的缩影。往事并不如烟,让我们来回放这段历史的拷贝:
1949年9月17日,我第三野战军10兵团28军84师251团部分官兵,分乘6艘机帆船,劈波斩浪来到福建崇武西沙湾,为解放厦门岛、金门岛作准备。这一天是崇武传统的渔区集市,古镇上人群熙熙攘攘,一片喧嚣。上午9时许,从台湾飞来的6架国民党战机,像幽灵似地突然出现在集镇上空。飞贼显然来者不善,它们没有发现我驻训官兵的踪迹,便找老百姓出气。尖厉的呼啸声划破天空,老百姓到处奔逃,一派慌乱。正当飞贼准备向集市人群扫射时,在西沙湾驻训的解放军战士为保护老百姓,毅然端起机枪对准敌机猛烈射击,把目标引向自己。此时,敌机疯狂地扫射出骤雨般密集的子弹。顷刻间,西沙湾畔一片火海。就在蒋机再次俯冲扫射之际,一个被冲散的小女孩惊吓的边跑边哭喊:“妈妈,妈妈……”。敌机在小女孩的头上盘旋,在这危急关头,5名解放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争先恐后冲出隐蔽的地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小女孩……
劫难过后,小女孩毫发无损,渔镇恢复了平静。然而,这5名解放军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生命。在这场与飞贼的地对空战斗中,共有24名解放军战士躺倒在血泊中。战士护民捐躯,群众感恩祭悼。镇上的百姓纷纷赶来,他们流着泪为烈士整容,并在附近找了块地把烈士隆重安葬在一起。然后,按当地风俗,在这个大墓上搭起一个12平方米的石屋以供祀悼。最初,当地人称此为“廿四大人”。逢年过节,当地老百姓自发前来扫墓,寄托哀思。
得救女孩叫曾阿兴,当年13岁 。曾阿兴的母亲李勉出身大户人家,知书达理。李勉一家当年侨居新加坡,原本是带女儿回故乡看看。可在故乡亲身经历的一幕使她对女儿的救命恩人感恩不尽。当这位归侨见这么多解放军战士为她女儿、为渔区群众的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禁不住嚎啕大哭一场,她牵着女儿的手,对她说:“阿囡,你一生一世要记住,是解放军叔叔救了你呀,你长大后要报答解放军的救命恩情啊!”女归侨李勉记住了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从这天起,她把女儿的名字改为“曾恨”,意为憎恨夺走解放军战士生命的敌人。她毅然决定不再出国去享受优逸生活,她要带着女儿为救命恩人扫墓守陵一辈子。自从安葬烈士的那天起,曾恨就由母亲领着,天天来到涛声依旧的海滩上,向长眠地下的解放军叔叔默默祈祷,用这种特有的朴素方式怀念恩人解放军。
独特的感恩
岁月如梭,时光似流。小曾恨渐渐长大了,她比起同龄孩子要懂事得多。有一天,小曾恨把母亲的梳妆盒改为神龛,并捏了24尊解放军泥塑 ,供放在英烈陵墓旁的小屋里,几乎每天都来此给英烈们烧上一炷香,缅怀万分情。1958年,曾恨被安排在当地供销社当营业员,她以出色的业绩多次被评为“供销社系统先进工作者”。后来她当了妈妈当了奶奶,她不时把一子五女以及孙子们叫来,教育他们世世代代记住这段历史,敬奉救命恩人解放军。日日月月,岁岁年年,全家几代人一直采用闽南人最古老的、最淳朴,也是最庄重、最虔诚的缅怀形式,朝夕烧香敬奉英灵。在他们一家影响下,古镇上的人们每逢大节小节,也自发加入到感恩祭悼解放军英烈的行列中。
为了却母亲和自己的心愿,曾恨一直筹划着为英烈建一座纪念碑。在“四人帮”横行的“文革”年代,曾恨把不能实现的愿望埋在心里。直到改革开放,曾恨才有了实现夙望的机会。1993年,已退休的曾恨见数十年来,解放军战士英灵前香火不但没间断,反而愈烧愈旺,她心中萌动建庙奉祀英烈的炽热念头。她毫不犹豫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积蓄的6万元,变卖了上辈人传下的所有金银首饰,四出奔忙募集资金筹备建庙。此举得到崇武镇政府的赞赏和支持,镇政府提供了近千平方米的土地,泉州市民政局拨款2万元。社会各界及泉州籍28军复退官兵被曾恨这一特殊的拥军善举所影响,也纷纷解囊乐捐。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曾恨在只有6万人口的崇武镇募到60多万元的捐款,使这一纪念性建筑大大提高了品位。当年同日在崇武海域牺牲的另外3名解放军战士英灵也被“请”到一块,因此最初庙名定为“廿七君庙”。在当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1996年以来先后耗资近400万元建起了解放军烈士庙正殿、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亭等建筑以及仰烈路。
永恒的缅悼
“解放军烈士庙”正殿整齐划一摆放着27尊解放军官兵的塑像。他们不像雕塑家手下对群塑抽象而简约的象征处理,而是以写实的手法让每一尊战士塑像都浓墨重彩,油光可鉴,表达着老百姓对子弟兵的神圣敬重。缭绕的香烟中,让每一位凭吊者从心底涌流出对神灵那样的敬仰。塑像的前面是他们当年训练用的机帆船模型,一排整齐的渔船轻轻荡漾在海水中,衬着远海迷蒙的小岛,似乎在鼓荡“三通”的风帆,航行在两岸和平统一的浪里潮间。一块石碑耸立中央,烫金大字的碑文记载了解放军官兵护民殉身的经过。一幅醒目的对联悬挂两旁:“殷殷碧血沃西沙宝地;浩浩雄风催东海征帆。” 28军原政委王直将军为“廿七君庙”题写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条幅,正殿门前的石碑上镌刻着表达当地人民心声的诗句:“官兵勇战壮成仁,同志于今称大人。塑像奉香非迷信,翻身群众敬功臣。”老将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生前对建设这座奇庙十分感动,他特此题词纪念:“为了人民,死得光荣。”这里还有原28军副军长、陕西省军区司令员杜东海将军题写的条幅:“纪念廿七烈十英灵,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南京军区副司令郑炳清中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原28军首长邹玉琪中将,北京卫戌区政委、原28军副军长李进民中将,军事科学院邵华将军等军队首长留下的宝贵题词。
这座世界上奇特的“解放军烈士庙”,不仅成为当地的特殊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人,而且成为一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大娘向一批又一批来自军队、地方的游客们昭示“军民鱼水情”和“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永恒主题。闽南惠安人精湛的建筑工艺、驰誉中外的影雕、石雕等多种民间艺术在这里集中展示,使解放军烈士庙的建筑群增添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异彩。每年9月17日烈士牺牲这一天,以及清明节、建军节,当地军民都会自发地汇集到此,举行隆重的纪念“庙会”,缅怀英烈事迹,有的还专程来到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接受一堂撼人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年近古稀、白雪染鬓的曾恨老人每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将庙宇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恭恭敬敬在英烈面前摆上祭奠品。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从小孩到成人,又从母亲到祖母,永远在此以惠安女特有的虔诚和方式守庙报恩,祭奠陪伴着英灵。她俨然这座庙里的“女主持”,用她的话说:“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要在这里陪伴救命恩人解放军。” 中华民族特有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铿锵的话语中得到完美的铨释!南昌陆军学院原副院长陈武军老将军瞻仰了军庙后,感慨万千,不禁拈笔题赞:“曾大妹,你为我军革命烈士做了大好事,为教育子孙后代,建设这样好基地。”这是对曾恨淳朴的感恩情愫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充分肯定。
游览了解放军烈士庙,我明白了“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深刻内涵。这是一座军民鱼水情铸造的建筑物,一处令人耳目一新的旅游新景观。多少游客慕名而至,感怀而回,多少游客去了还来。(展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