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子女为父找回身份名誉 盼马来西亚寻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南侨机工子女为父找回身份名誉 盼马来西亚寻亲
2009年10月23日 15:45 来源:南海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陈亚九当年作为南侨机工归国抗日的服务登记表。(汪德芬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自从无意中得知父亲的人生传奇经历后,海南乐东的陈亚妹、陈良维等五个兄弟姐妹,就笃定信心要为带着遗憾逝去的父亲找回详细档案资料,还原父亲作为南侨机工的归国抗日经历,找回应该属于他的身份和荣誉。

  云南档案馆确认陈亚九归国抗日的南桥机工身份

  “父亲的材料沉睡在乐东县汽车站档案室几十年都无人问津,让我们直到今日才知道父亲的经历。”陈亚妹难过地说,为此她决定和弟弟陈良维远赴云南——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日的地方,找回能明确证明父亲身份的档案资料。10月10日,姐弟俩到达昆明,云南省档案馆主任和丽琨女士在了解了姐弟俩为寻找父亲作为南侨机工的档案后,当即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并为姐弟俩一路开绿灯。

  10月18日回到海口后的姐弟俩说起在昆明的经历依然感动得热泪盈眶。“除了和丽琨主任的帮忙,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的盛情接待和帮助也让我们感动不已。”陈良维说,他和姐姐到达云南后找到昆明归国华侨联合会,与众多南桥机工的后代相遇,虽然他们从未见过面,但却感觉万分亲切和温暖,如同一家人。同时得到昆明归国华侨联合会何良泽和徐永泰等人的帮助,找到了符合父亲实际情况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父亲陈亚九当年归国的护照联,在广州的复员材料,后又返回马来西亚的记录等等档案资料,带着父亲的档案资料姐弟俩欣然返琼。

  陈亚九少言寡语但工作认真心地善良

  陈氏兄弟姐妹对于父亲的感情是深厚的。在兄妹几个的印象里,被邻居和同事皆称好人的父亲,由于受语言和性格方面的影响,在大家面前总是少言寡语,淡薄名利,只专注于工作。

  陈良维说,父亲1963年和母亲倪引凤结婚,由于当时历史原因,母亲当时并不知道父亲的真正身份(即曾是南洋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婚后,父亲陈亚九了解到母亲所在村里有一名孤女,便好心收养了这名女孩,并认为干女儿,一直带在身边抚养,也就成了大家的大姐。随后哥哥姐姐和自己陆续出生。陈亚妹说,当时由于父亲举目无亲,没有亲人帮忙,工资也不高,还要抚养5个孩子,生活极其穷困艰难,粮食不够吃,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为给儿女们留下足够的粮食,经常是一天粒米未进坚持上完一天的班。因此在大家的记忆中,父亲的身体瘦弱单薄。

  “小时候,父亲曾经抚摸着我的头,抹着泪对我说,我没能力让你们吃饱穿好,你们不要怪爸爸。”陈亚妹说,那时年龄还小的她读不懂父亲眼里流露出的苦楚和无奈,但尽管是这样父亲从未向单位多提任何一个要求,用他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咬着牙把兄妹几个养大。

  说到这,陈亚妹和哥哥、弟弟已泣不成声。

  父亲在马来西亚名为李燕鸿家有六兄弟

  陈良维说,经过查询父亲档案,父亲原来在马来西亚生活时,名字叫李燕鸿(音),1915年6月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祖籍福建,从祖代起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定居。在他原来的家族里,父亲陈亚九(李燕鸿)共有亲兄弟6人,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在马来西亚的亲人上有两个大哥、下有3个弟弟,大哥做工、二哥捕鱼、四弟做橡胶买卖,五弟和六弟当司机。家里有楼房和商铺,还有其它产业,父亲陈亚九出生时祖父就已去世。原来的家庭住址为马来西亚槟城大车路71B。

  1939年5月22日,父亲陈亚九为报名归国参加抗日救国,瞒着家人将原来的李燕鸿改名为陈亚九,属第五批南侨机工服务团,由新加坡搭乘丰庆轮启程回国,参加抗日救国,当年归国介绍人为家住槟城车水街133B的曾声渭。

  “现在我们首先要为父亲建立档案,接下来是要找到远在马来西亚的家族亲人。”陈亚妹说,能找到亲人,也是父亲唯一的遗愿。(李晓梅)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