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华侨住宅区广州华侨新村获评经典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新中国第一个华侨住宅区广州华侨新村获评经典
2009年10月12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12日电 由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党史研究室会同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旅游局开展“纪念广州解放60周年—越秀经典建设发展史”宣传教育活动于日前正式启动。

  这是以广州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越秀区的十个经典建设成就为背景,具体生动反映城区建设的辉煌历史。广州华侨新村“村史”荣幸地入选“纪念广州解放60周年——越秀经典建设发展史”。

  作为越秀区“十大经典建设”之一的华侨新村始建于1955年5月15日,由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主持了新村工地奠基礼,3000多名中外来宾见证了华侨新村动工。这是当时贯彻中共中央于1954年发出《关于便利华侨建筑房屋与兴办公益事业的指示》,为安置好当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归侨、侨眷,满足归侨、侨眷购房和居住的需要。经过10年的建设,于1966年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华侨住宅区——华侨新村。

  华侨新村座落于环市中路以北,依山而建,占地58万平方米,(首期规划用地30万平方米,第二期规划用地2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468个单元,其中独院式建筑177座,公寓式住宅291个,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医务室各一间。资金来源最初为华侨集资和政府拨款,建成后吸引大批华侨以侨汇购买。新村以建设“花园式新村”为目标,建筑设计上既参照海内外的建筑风格,又照顾归侨的生活习惯,多为2~3层的小洋楼。新村内种植大量名贵树木,如白玉兰、人心果、迎客松、白杨树、茶花等。形成了洋房、庭院、山岗、树林,高低错落、相映成趣的独特韵味。不少归侨为表达叶落归根、返回故土、建设祖国的情怀,把新居命名为“报本园”、“英庐”、“松居”等。村内五条主要干道则以爱国路、团结路、和平路、友谊路、光明路命名。

  在华侨新村购房居住的归侨,来自印尼、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缅甸、新几内亚、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秘鲁、巴西、墨西哥、英国、马达加斯加、圭亚那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村内业主不少为归侨、华侨的知名人士,如曾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方君壮、王源兴;原广东省副省长黄洁、邓文钊;印尼归侨曾连发、温利兴、宋金士、刘家祺、刘宜应、谢淡秋、许崇德、薛两清;美国归侨陈三才、黄康、赵华协;秘鲁华侨戴宗汉、邓荦平;加拿大归侨梁葆常、余本;东南亚归侨马师曾等。

  为解决华侨子弟的教育问题,与华侨新村建设相配套,在新村建设的同时,1956年9月,建成了包括教学大楼、礼堂、学生宿舍在内的“华侨小学”。(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题写校名)当年招收了来自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华侨子弟入学。

  华侨新村还建有归国华侨联谊会和俱乐部,经常开展书法、美术、诗词、歌咏、灯谜等活动,形成了“同地而居,和睦相处,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来自不同国家归侨及侨眷的交流和友谊,被称为“归侨、侨眷的幸福乐园”。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专门为华侨新村题字,爱国侨领陈嘉庚也曾专程视察华侨新村,并称赞“广州华侨新村选址好、建设好、办学好”,罗马尼亚、法国、南斯拉夫、前苏联等国的元首和外宾参观后也予以高度评价。(广州市越秀区侨联)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