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来影视界会议频繁,几个会议讨论的议题表面并不相干,但如果联系到一起,却能较完整地再现出当前影视圈的怪现状。
2007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创作研讨会肯定了中国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的地位;而与此同时在上海电视剧排行榜研讨会上却充斥着悲观气氛,电视制片方认为电视台对电视剧价格的垄断已极大地打击了制片方的积极性;本周的另一种情绪是愤怒,它是由编剧们集体制造的。在本周一的2008编剧维权大会上,编剧们要求维护署名权,解决制片方拖欠稿费问题。
三个会议尽管结论不同,气氛不同,却彼此构成了一定的逻辑关系——由于中国电视剧产量过大,电视剧处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作为播出机构的电视台主导着电视剧价格,“压价”成为必然结果;赚钱越来越难的制片方要再生产,只能节约成本,节约成本的后果,一个是粗制滥造,另一个就是侵害创作人员的经济权益,编剧成为这个利益生态链中可怜的“虾米”。中国电视剧“高产”的背后,是制片公司与从业者“高难”的生存状况。
去年中国生产了近15000集电视剧,而真正能播出的只有7000集左右,有近8000集被束之高阁,以每集40万的平均成本计算,一年积压的资金将达到30多亿。相当于有十多部《投名状()》(blog)这样的大片,拍完之后,不送影院直接送进了库房。以浪费掉一半产量支撑起来的“世界第一”其实并不风光。
事实上,一年中能顺利播出的7000集电视剧,大多数难以给人留下印象。《士兵突击()》(blog)、《金婚》这样播出后形成社会影响的作品所占比例不会超过5%。美化帝王将相的历史剧、矫情的婚姻家庭剧、无聊胡闹的古装武侠剧,在7000集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电视剧的无营养与高产如影随形,这是电视剧娱乐性被过分夸大,艺术性与思想性衰减的直接结果。
电视剧制作方苦恼于无法把握观众口味,盲目投资加剧了竞争环境的混乱。要想把一部电视剧推销出去,除了作品本身,电视台的人脉关系有时起到了决定作用。制作方不愿在作品上下工夫,因为回报仍可能是未知数。
目前,电视台衡量一部电视剧的唯一标准是屡遭诟病的收视率。由于收视统计样本有限且过程不公开,这无疑于用一把刻度不准的标尺来丈量高度。比如说,资料显示《士兵突击》的收视率不高,但大家的普遍感觉是该剧很火。一些美誉度很高的电视剧收视率不高,给了电视剧投资方一个错误信号,与其很费劲地拍摄精品,还不如“短频快”地制造快餐,这也是制作粗劣的电视剧充斥荧屏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一个行业成熟与否的标志是,产量与利润让位给美誉度。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电视剧仍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粗放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不守规矩”,从业者或多或少都接受并习惯于潜规则。电视剧制片方与电视台发生矛盾,结果往往是胳膊拧不过大腿,那么与编剧的纠纷则是再细的胳膊也拧得过小拇指,编剧弱势与被忽视是他们集体愤怒的主要原因。一些电视剧投资方,背景复杂,黑白道通吃,编剧署名权被侵犯,稿费被拖欠常常是有苦说不出。作为影视剧生产的灵魂,编剧利益得不到保护,中国电视剧的整体水平自然难以提高,整个行业将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竞争状态中。(吴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