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7日),由陈佩斯主演的“非历史的四幕历史喜剧”《阿斗》在民族宫大剧院首演。首次扮演皇帝的陈佩斯,其突破自我的表演风格,也在演出后引发了被他称为“如同冰炭不相容”一样的两极观点争议。
昨晚,民族宫大剧院的上座率很高,几乎都是被“陈佩斯”、“喜剧”吸引而来。然而,首次扮演皇帝的陈佩斯有点不像以往的陈佩斯,剧情和表演也不那么一上来就让人想笑。第一幕甚至显得有些沉闷和令人费解,幕间的观众掌声也有些犹豫不决。但整个演出称得上是渐入佳境,随着故事和人物性格的层层展开,观众们如愿地笑了,掌声也更坚决和响亮了起来。演出结束后,有人遗憾地表示:“笑声少了,不如以前逗乐了,陈佩斯的个人风格不明显了。”但更多的人则惊喜地称赞:“思考多了,剧本和表演都具有了新的高度,陈佩斯的作品已经完全从小品过渡到了大戏。”
蜀国皇帝阿斗对“好死还是赖活”的判断事关数万生命、整个国家的历史决策。在名垂青史的誓死抵抗与留骂千古的投降献城之间,阿斗选择了后者,从此被冠以“扶不起的阿斗”之恶名。面对演出这样的一个人物所引发的争议,陈佩斯则如同剧中的“阿斗”一样心中有底、一脸笑意,他非常平和地表示:“我在喜剧方面的实践活动不能停止,要不断地求新求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演员的表演能力不仅要能表现市井平民的小人物,也要能够塑造具有大成就、大智慧的人。我希望自己能不断的进步,推出新的作品,带领着观众进入另外的天地,让我的观众们和我一起成长。”阿斗选择投降献城而不是誓死抵抗,是在百姓安危和个人名誉之间做出的取舍,是在做人与做皇帝之间做出的取舍。阿斗虽然被人千古嘲笑斥骂,但人的生命得到了尊重。
其实,陈佩斯选择演出和以往完全不同的《阿斗》,是在超越自己和重复自己之间做出的取舍,是在做勇于突破自我、尝试探索的艺术家还是做擅长讨好观众的明星之间做出的取舍。《阿斗》虽然不如陈佩斯以前的小品和话剧好笑了,但思考的意义多了,艺术的价值大了。
当大多数戏剧正越来越趋向小品化,陈佩斯却从小品迈向了大戏。在这个娱乐越来越多,笑声越来越廉价的浮躁环境中,笑声少了,思考多了,这让我们产生敬意和希望。《阿斗》不仅让一个充满智慧的历史人物浮出了历史海面,而且让一个具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正在破蛹化蝶,呈现出的不仅是一个崭新的阿斗,也是一个崭新的陈佩斯。
本报记者王润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