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百年,上海话剧舞台上引进剧格外红火。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话剧中心和大剧院上演的引进话剧就在50台以上。但随着数量的增长,引进话剧中滥竽充数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引起不少专家和观众的疑虑与不满。
“新”与“好”难挂钩
亚洲当代戏剧季策划人喻荣军承认,他们展示的剧目是海外最当代的、最新的作品,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质量最高的作品。对此,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评委公开质疑,既然“最新”与“好”挂不起钩来,那么引进还是要讲质量,宁缺勿滥,千万不能不负责任地拉进篮里就是菜。观众们也批评,一些打着“先锋”或“实验”旗号的引进剧质量低劣,如某部根据杜拉斯作品改编的话剧,玩起了所谓解构游戏,用晦涩的肢体和断裂的独白取代剧情,网友小焱儿看后直言:“这既不‘杜拉斯’,又失去了戏剧本该有的张力和表现力,失去了话剧应有的感觉。”还有个别所谓实验互动的剧目,把真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了剧场,只强调观众参与。南京大学吕效平教授在看后批评:“把戏剧和生活等同,只会使戏剧失去高于生活的表现力。”
不实宣传有误导
对引进剧的夸大其辞与不实宣传,也误导了观众。如某英国剧团今年来沪,在主办方的中文广告中称,该剧组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员阵容”,该剧目被英国媒体评为“近年来最棒的莎剧”。但多数观众在看戏后却不以为然,认为它总体水准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不符,更难称近年最佳。记者调查后得知,其实该团中只有少数演员曾供职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英国多数媒体对该剧的评价也大多有所保留,并未到“近年来最棒”的程度。英国广播公司的评论就指出:“这断然不是完美的制作……却是非常令人愉快的一晚。”专家们指出,这种断章取义、实用主义的广告式宣传,有百害而无一利。滥用“顶级”、“经典”、“获奖无数”等修饰语,故意放大剧团地位与剧目品质的做法,在失去市场信用的同时,损害的将是引进剧的整体声誉。
引进门槛还太低
在马兰花排演厅,一位年轻的家长在观看《胆小鬼》后表示:“这样的演出观念老套,节奏拖沓,水平又不高,怎么会引进的?!”在安福路话剧大厦,一位常年来此看戏的资深话剧迷也感慨道:“现在上海的各类演出实在太闹猛了,国际儿童戏剧节后是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上海国际艺术节刚开始,又来了亚洲当代戏剧季,而且一下子就推出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台话剧。数量是多了,但质量却不敢恭维,让我们选择也没有方向,现在看引进剧就像买彩票一样,似乎也要赌一把,看运气。”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强调,国际戏剧交流要讲质量、重实效,打造高水准作品的展示平台。主办方绝不能为了追求所谓规模效应而把门槛放得太低,让一些质量不高的引进剧蒙混进来。(记者 端木复 实习生 杜成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