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起,2008年央视春晚导演的竞标动员工作已经正式展开。据了解,今年竞标程序仍沿袭往年方法,先由台里将招标任务布置到各部门,由各部门进行动员;有意竞标者向文艺中心呈交竞标方案。
8月上旬,央视会召开竞标会,对所有竞争者的方案进行“闭门”听政,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春晚导演的候选者,再历经广电总局等一系列程序审查后,预计8月下旬,央视将正式公布2008年春晚的“行政总厨”人选。
竞选方案最后会“公用”
春晚导演竞标动员通知中,虽然不乏人人机会均等,广开言路,博采众长等“煽动”性词语,但在许多内部人士看来,这门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跨过去的,比如在24届春晚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文艺中心以外的人担任过总导演;没执导过大型文艺晚会的人也很少能进入春晚导演序列;而2000年以后,春晚的导演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在“稳妥第一”的基础上,年轻导演参与竞标的作用多半在于献计献策,但他们很难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春晚导演竞标到底是选什么?选人还是选方案?在多次参与央视春晚策划工作的电视节目策划人甲丁看来,两者都似是而非,人选可能在台领导的心中早就有数了,“至于方案,这么多年以来,其实候选者最初提出的方案与最后执行的版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你被选为今年春晚的导演,那么其他人竞选方案中的亮点最后都会被用在补充、完善甚至修改你的方案里,这里不存在版权的问题,落选者的思路和创意可以无偿的被借鉴或使用。所以,春晚导演竞标与其是选人,还不如说央视通过一种形式倡导更多的人走进春晚这个圈子,以此来搜集关于今年春晚的所有新鲜的创意。”
“内定”候选人也不少
虽然人选可能“内定”,但在央视内部,有“内定”资本的导演仍然不在少数,比如2007年春晚导演8组竞争者中,金越曾经参与是2001年、2003年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导演,老导演袁德旺曾是1997年和2004年两届晚会的总导演,王炳森也是导演朗昆执导的两届晚会的主力干将,“遇到这种情况,要看谁的竞标状态更好。”甲丁说,所谓竞标状态,一个是看最近各个导演执导晚会的质量,另一个则是要看谁的策划团队更强。
在2006年春晚总导演的智囊团中,你能看到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周振天、著名电视节目策划人甲丁、朱海、任卫新等一系列大腕的名字,“这些人不是谁都能调得动的”。甲丁说,“所以,你说春晚总导演的作用是什么?他更像一个饭店的行政总厨,他的能力体现在整合团队集体作战上,而不是单独给你设计一个节目。”
用人年龄不突破难创新
春晚既定的一些大原则也是动不得的。比如一台春晚4个多小时,至少要8到12个语言类节目,相声时间在8分钟左右,小品为10-12分钟,最多的不超过14分钟。至于小品演员,赵本山、黄宏、郭冬临、冯巩领衔的8大金刚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歌手的选择,内地的要求包括:先听作品后看人;喜庆、热闹、易于传诵;歌颂春天;具有功能性,易于搭配;便于导演承上启下衔接节目。港台的要求包括:一年来3个明星;先看人、再看人气、然后有没有上过春晚;有原创就给他们原创,没有原创就从专辑里挑首不太旧的歌;必须用普通话唱。
“如果不能突破用人年龄的限制,今年春晚想要取得突破是很难的。”甲丁说,“一年春晚办得如何,表面上取决于总导演的能力,实际上取决于央视决策层的魄力。”春晚导演成“大龄化”“春晚总导演的作用很重要,晚会如果不好看,正月初一第一个挨骂的就是导演,但很少有人注意央视决策层的问题。近年春晚太过求稳了,以至于年轻导演很难出头,”甲丁历数春晚导演名单说,“1983年到1988年,春晚总导演只有两位黄一鹤、邓在军,两位都是当年央视综艺晚会的领头人,1989年开始,年轻人赵安、郎昆、张小海、张子扬等一批年轻导演的涌现才开创了整个90年代春晚的盛世局面。”甲丁记得,1999年春晚的竞标中,当年最热门的导演是执导了1998年春晚的孟欣,但在竞标会上,以刘铁民、陈雨露为首的《综艺大观》7人组异军突起,在气势上竟然生生压倒了孟欣,“两组的竞选方案不相上下,刘铁民最后的就是胜在状态上,那年晚会的总导演创纪录的出现了4个人。可惜,在那以后,春晚导演的年龄开始走高,你看2000年以后,哪个导演不是40岁以上?”甲丁说,自己并非唯年龄论者,“但历史证明,艺术家在35岁之前经历和创造力最丰富,创造的精品也最多,35岁之后,虽然也能通过经验做出不错的作品,但这样的几率基本已经缩小到了30%。”□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