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7年内地与香港合拍影片回顾展”近日在京开幕,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发出感叹:“没想到香港和内地能碰撞出这么精彩的火花!”
1997年,当时的香港电影导演协会主席吴思远曾带着疑惑北上,进京询问回归后香港电影的政策,得到的答复令他放心。十年来,香港的娱乐业不但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反而与内地的融合产生了多方的“利好”。
这“利好”带来了电影的繁荣——香港与内地优势互补,并给予内地同行以成熟经营方式、高超技术手段,以及现成的艺人资源;而内地提供给香港的,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大量的投资资本,更重要的是内地深厚的文化背景。这“利好”也包括了合拍片殷实的票房——在2006年,仅内地的票房收入就由上一年的3.48亿元,提高到3.64亿元。与此同时,2006年内地电影排行榜前10名中的前四名都是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这“利好”更表现在合拍片获得了殊荣,《霸王别姬》、《卧虎藏龙》、《如果·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甲》以及站在领奖台上的巩俐、章子怡、舒淇……
香港电影:低谷中的寻求
数据:1997年香港电影年产186部,第二年骤减至85部,随后便一路下坡。到了去年,香港仅生产51部电影。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曾经一度辉煌的香港电影经历了持续10年的低谷。
香港电影的颓势早在回归前10年已初现端倪。著名导演吴思远分析说:从上世纪90年代港片开始衰落,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港片辉煌之后“复制品”太多,创作上缺乏开拓和创新,不乏跟风的粗制滥造之作。二是港片的繁荣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但随着日、韩电影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台湾市场的缺失,使得港片损失巨大。用数据说话,香港电影在2006年创造了电影产量和数量的历史新低,多年滑坡,终于跌入谷底。与鼎盛时期年出产300多部电影相比是大大的减产。曾志伟在去年的金像奖颁奖礼上说,2006年的香港电影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无间道》上演后好莱坞开始重视香港编剧,坏消息是香港电影院的数量从144家减少到了46家。
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一直致力于拯救香港电影,为了尽快走出困境,他们没有停止探索。
合拍片:电影走出三岔口
数据:1982年香港本土电影的票房是4亿港币,而2006年,总票房大约为3亿港币。其中,华语电影票房前十名中的前四位都是合拍片。
当香港电影陷入低谷的2006年,内地电影却凭“黄金甲”和《夜宴》分别创造了2.8亿和1.3亿的惊人票房,内地庞大的电影市场已是香港电影人眼中的香饽饽。吴思远说:“从前港产片市场非常稳定,东南亚等地均是香港电影的天下。但如今香港电影失去了八成市场。要想扭转劣势,香港电影需要‘向北看’,与内地大融合。”
事实上,合拍片的成果已日益显著,十年来,大多数最卖座的华语片比如《英雄》、《功夫》、《伤城》、《门徒》、《如果·爱》等都是两地电影人共同合作的结果。2006年,华语电影票房前四名《霍元甲》、《宝贝计划》、《墨攻》和“黄金甲”,在内地的票房远远高于香港本土,在东南亚一带的海外销售也很成功,为挽救香港电影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让两地的电影人看到了全方位合作的各种可能。目前,正在合拍的华语电影仍有不少,如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叶伟信的《导火线》、陈木胜的《男儿本色》、吴宇森的《赤壁》等。
推陈出新、精诚合作,给香港电影带来崭新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极大带动了内地电影市场化进程。可以看出,在合作互补中,传统概念里的香港和内地电影都在发生着变化,更多新鲜的元素,让整个华语电影出现了新气象。
融合:电影的良好前景
数据:2006年,尽管只有52部香港电影在香港上映,但合拍片的数量却达到39部。
6月22日,在京开幕的“1997-2007年内地与香港合拍影片回顾展”中,《缘,妙不可言》、《英雄》、《天下无双》、《五月八月》、《大城小事》、《墨攻》、《云水谣》和《疯狂的石头》等多部合拍片放映,香港和内地影人普遍表现出对于合拍片的看好。
回归十年,合拍片的比例翻了好几倍。根据香港资料馆的统计,1997年有186部香港电影在上映,其中合拍片仅有25部,而到了2006年,尽管只拍了52部香港电影,但合拍片的数量却达到39部。
不可否认,香港电影在市场化运作上相对先进,内地则有相对便宜的制作成本、广泛的题材、潜力巨大的市场,双方的合拍应有良好前景。尽管这其中出现了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多数香港电影人认为,通过不断合作与探索,彼此求同存异,在自由度等各个方面都会越来越宽泛,越来越自如。
香港著名电影人谈合拍片:
香港电影的前途,肯定北靠神州,由中国内地这个母体来决定他的生死存亡。——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
合拍片是香港电影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与内地合拍影片是一个方向。——著名演员梁朝伟。(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