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主创揭秘:葛优走后门 陈道明几度辞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围城》主创揭秘:葛优走后门 陈道明几度辞演
2009年03月30日 10:30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葛优戴墨镜重现李梅亭标志性造型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道明、黄蜀芹、吕丽萍、葛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二十年前的一部经典剧目《围城》目前正在北京卫视晚间黄金档重播,近日该剧导演黄蜀芹,主演陈道明、葛优、吕丽萍齐聚将于今晚21时35分在北京卫视播出的《五星夜话》栏目,共忆当年拍摄趣事。殊不知,陈道明试图要辞演方鸿渐;而葛优则是通过母亲的关系才得到李梅亭一角;英达除了扮演赵辛楣外,还向黄蜀芹传达了父亲英若诚想要参与拍摄的想法。

  陈道明 缺乏信心几度辞演

  在接拍《围城》之前,陈道明已经因《末代皇帝》中的溥仪一角走红。黄蜀芹也正是因为这部戏对陈道明的印象非常深刻。虽然从皇帝到落魄的文人有巨大差距,但黄蜀芹就认定了陈道明,“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文气的那么一个人,当时跟他不认识,想尽办法去找,特别费劲。”不过陈道明却一度想辞演方鸿渐,“因为这个小说中学我就看了,导演找到我后,我又拿出来大概的浏览了一番,就没敢接,我跟导演说我演不了这个人。《围城》没有什么故事,结构也很松散,完全是靠语言性的幽默,支撑起了这么一个风格。再加上钱老先生的东西,咱也不能随便乱糟蹋。后来导演又说要来找,我说我还是演不了。最后演成这个戏是一个事件性的原因造成的,就是导演采景的时候把腿摔断了。然后我说那我就斗着胆子上场吧。”陈道明还回忆起拍摄之初时的状况,“记得我们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所有人物的感觉都没有找到,这戏一共才十集戏,已经一个星期了,我们总问导演对吗?导演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就演吧。”

  葛优 母亲托人推我上阵

  黄蜀芹透露《围城》中共有72个演员,每个演员她都是亲自按照主角的标准来挑选的,“比如挑李梅亭这个角色时就挑到了北京。其实当时文化界的人都不太熟悉《围城》这本小说,但葛优的妈妈是北影厂一个很好的文学编辑,剧本编辑。她当时是主动托人找到我,我们见面后她就聊了聊葛优的情况,大意就是极力支持葛优来演李梅亭。”

  至于为何最终确定了葛优出演,黄蜀芹说全因“特色”,“第一次见葛优时,他特别瘦。我觉得《围城》是群戏,因为它走一个地方换一摊人,走一个地方换一摊人,只有一个人(方鸿渐)是全都贯穿的。所以越是这样的情况,就越要求每个人有特点,这样观众才能记得住,谁跟谁都不能一样,我们基本上这个考虑得蛮多的,不能差不多的人,那就搞不清楚了。”

  英达 父亲借剧致敬恩师

  英达表示,赵辛楣一角是他正儿八经的第一个角色,当时非常上心,还特意写了人物小传,导演看后非常满意,差点挖他做执行导演。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当年是主动请缨,通过英达向黄蜀芹透露了想参演的想法。黄蜀芹回忆说,“我们这个戏当时已经拍了一半了,他父亲当时已经是文化部的副部长了。英达跟我说,他父亲很想演,我说他那么大的官怎么能到我们这来演。英达说,钱钟书是他父亲在清华大学就读时的英文老师,好像教英国文学吧。英若诚先生就觉得再少的戏,再怎么样,他也要有一个表达。后来我们就跟英达一块翻小说,一块商量,确定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这个角色。英若诚当时在文化部请了假飞过来,拍三天戏,再飞回去,就是这样,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觉得我们这个戏都是充满一种向大师致敬。”记者 冯遐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