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锐导演陈可辛。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
香港新锐导演陈可辛。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八日电 题:《投名状》后 走近陈可辛
中新社记者 晓萍
“他的电影能够做到意内言外,主题深刻,有的放矢,比一般普罗大众的商业影片,多了一分内涵,拍出当时香港社会最渴求,市场上又最缺乏的中产电影。”
这是香港一著名影评人对陈可辛的评价。从香港到好莱坞到亚洲,由《金枝玉叶》、《甜蜜蜜》、《金鸡》、《三更之回家》、《如果‧爱》以至新近上映的《投名状》,无论是轻松爱情小品、怀旧电影、鬼片、歌舞片,以至气魄逼人的战争片,陈可辛都是一个不断寻求突破及创新的电影人。
现在观众有机会走近陈可辛。陈可辛将于一月二十五日晚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电影院,与观众分享拍摄电影的苦乐。何以他总挑战一些制片人不愿拍摄的片种?届时也将与观众分享。
“画外音:陈可辛”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香港电影数据馆主办,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统筹,是一系列的“画外音”讲座之一,让观众直接与不同的台前幕后电影工作者交流。
既是出色的导演,也是成功的电影监制。作为监制要讲策略,观察市场;作为导演却要重心灵、讲感性。陈可辛出色地平衡了感性及理性的角色,并擅长组合新旧元素,发掘市场空间,作品题材新颖,推动“泛亚洲”制作,影片往往包括有不同地区的演员,以亚洲制作为招牌,在市场上定位清晰。
陈可辛也勇于挑战难度。歌舞片可算是香港制片人最不愿拍摄的片种之一:投资大、新曲新词、排舞练舞、华丽布景,卖座成疑问。他的《如果‧爱》却打破了这个禁忌,除获选为第六十二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闭幕电影外,还一举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六个奖项,金马奖包括最佳导演等四个奖项,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战争片是另一类难以驾驭的片种,他近期的《投名状》多了现代角度,不单有浩大的行兵调将,而且描写人性的复杂和政治斗争,看得人胆颤心寒。
少年时期随家人移居泰国的陈可辛,十八岁赴美国攻读电影,回港后为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无泪》(一九八六)作泰语翻译,因而参与编剧和统筹工作。陈可辛之后加入嘉禾电影工作,其后转入好朋友电影公司任制片,先后监制了多部电影。一九九一年首次执导的《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
九十年代初陈可辛与钟珍等成立电影人制作公司(UFO),监制及导演《风尘三侠》(一九九三)、《金枝玉叶I》(一九九四)、《金枝玉叶II》(一九九六)、《甜蜜蜜》(一九九六)等影片。其中《甜蜜蜜》史无前例地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夺得九个奖项,并获选金马奖最佳影片,陈可辛则更被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选为最佳导演。《甜蜜蜜》在美国上映后,更被《时代》杂志列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陈可辛也更获《综艺报》选为十大导演之一。
虽然以香港文艺爱情片的导演来说,他可说是稳坐第一把交椅;但观近期的史诗式大片《投名状》,陈可辛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之功力,又予人脱胎换骨之感。据悉目前《投名状》在亚洲各地票房累计已超过三亿港元,成为去岁末今年初最卖座的华语大片。(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