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展刚刚在京结束,19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分获8个奖项,金银铜3项大奖均被国外作品包揽。本次影展所有奖项均由观影的同学和老师公开投票选出———连我们自己都认为国外作品要更胜一筹,我们的问题何在?影展名誉主席谢飞认为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思想。”
评论家不少实干家稀缺
谢飞说的技术不是什么昂贵的高科技,而是简单的操作。“影视专业不是纯理论专业,而是操作专业,我们要训练的是能力。”国外的学生重动手,中国的学生重理论,留校任教成了学生毕业后的首选道路,评论家培养了不少,实干家稀缺。
回顾我国的电影教育,谢飞说:“二三十年前学拍电影,基本是师傅带徒弟,想拍自己的作品,就要先到制片场、摄制组去当副导演、当助手、当摄影助理、当录音助理……我们俗话叫学电影的‘八年抗战’,徒弟要跟着师傅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才能独立。可如今我们的主流教育在学校,国内很多影视学校是在文科院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真正的制作老师,也没有设备,大多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谈得再好,仗是打不赢的。”在剧组当助理的冯小刚、搞摄影的张艺谋、做了很多年美术指导的尹力都不是导演系出身,却都成了成功的导演。谢飞说:“拍电影就是一个看能力不看学历的行当。虽然我们招生时用了很多方法,凭着经验挑选合适的人,但不一定就能看得准。国外和我们就不太一样,他们学生入学都进入一个统称为电影制作的专业,学习各种电影制作知识,最后自己觉得擅长什么,到高年级再去选择要专攻的课程。”
一夜难成名“伟大”要稍等
谈到思想的差距,谢飞认为这是个综合问题,一目了然,但是很难解决。某种程度上,学生作品在思想水平上的差距体现了当今中国电影创作的差距,体现了年轻电影人在根深蒂固的旧理念下的掣肘。
“视野狭窄、题材简单、立意肤浅”,这是谢飞给年轻导演作品的评价。“这跟我们整个招生和培养方针是有关系的。西方影视专业搞的是艺术精英教育,招的人很少,招生不限年龄、不限学历,唯才而录,有很多都是年龄偏大的、已婚的、或学过其他专业但是有艺术天赋的人,这样的学生拍片时选择题材就广泛得多。去年我们学生影展一位以色列学生获了大奖,他选择的题材是伊拉克战争,因为他有生活经历,所以他就能把题材拍得很广、很重大,描写人的生活和人性也比较深刻。”没有生活阅历就没有深刻的题材,对生活缺乏理解,电影就会缺乏深度。谢飞说:“据我研究,全世界知名导演处女作推出的时间一般是30岁左右,巅峰作品要到40岁左右。所以一定要有经历才能出作品,不是上完学就马上‘伟大’了。”
给中低成本电影更多空间
说起最近众多制片公司提出的“中低成本电影”、“青年新锐导演”扶植计划,谢飞认为年轻电影人要冷静看待。“机会存在,但是没有积累,没有成绩,就不可能有人敢为你的片子做风险投资。”
对于这些计划提出的诱因———中等投资电影真空的现实状态,谢飞也有自己的看法:“扶植青年导演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中低成本电影在中国缺乏生存的土壤,并不是电影教育的问题,而是年轻导演的展示空间太少,没有足够多的影展给这些中低成本的作品提供宣传。国外任何地方都可以搞民间电影节,电影节多如牛毛,独立电影、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空间很大,而我们中低成本电影拍出来一般就不了了之了。”如何在取得更多投资机会的基础上开创电影存活的广阔空间,是中国年轻电影人必须面对的一个艰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