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内地影坛正缺少一个媒体、电影人、影评人、观众和广告商都爱的“花旦”,汤唯就是来得正是时候的“绿色食品”。如果说李安创造了汤唯,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能够创造“汤唯”的“李安”?他不仅愿意也善于给女演员空间,又懂得如何与大众沟通。没有更多这样的电影人,女演员迟早会沦为镜头花瓶和八卦女星,而不是电影明星。
在汤唯之前,内地娱乐界很久没有这般为一位女明星的诞生而如此兴奋了。她一夜成名的速度只有章子怡可比,但章子怡在《我的父亲母亲》之后被挑剔了多少年才逐渐改变大众对她的负面印象?汤唯却没有遭遇,导演力捧她,媒体宠爱她,影评人赞美她,时尚人士看好她,也许在观众中是否有长久的人气还待考验,但至少一面倒的好评足以影响大众的评判。
娱乐圈已经太久被无关作品本身的事情扰乱,当这种消费呈现一种疲软态势,就需要一种新的口味。汤唯的经历与眼下红透北美的蕾哈娜如出一辙。蕾哈娜被媒体夸得仿佛多年来的奇才,其实她的歌声谈不上天籁。一众“坏女孩”几乎快“堕落”到上不得台面了,而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根本就不是走头版少女偶像的路子。媒体急需一个正面的———起码开始是正面的———偶像出现。蕾哈娜来自加勒比小岛,跟汤唯一样,过往没人知道,她们是健康偶像最好的人选。蕾哈娜和汤唯,都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出现了,美国乐坛极度缺乏好女孩,内地影坛其实不也正是缺少一个媒体、电影人、影评人、观众和广告商都爱的“花旦”吗?她们都是来得正是时候的“绿色食品”。
看起来,内地四大花旦、无数小花旦一片繁花似锦,但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喜人吗?有几部足够有影响力的电影让人看到了女演员的重要性和光芒?《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留下的或是扭曲的形象,或是尴尬的笑话;冯小刚的贺岁片里只有走马登场的女星给葛优作陪衬;刚刚下线的《太阳照常升起》近乎夸张地炫耀着雄性的力量,接下来的贺岁档将迎来的《灌篮》、《投名状》、《长江七号》全都主打男性牌;贾樟柯、王全安等年轻导演倒是给了女演员更多发挥空间,可惜受众实在太小;只能感叹,幸亏还有一部《如果·爱》。
于是,渴望转型多年的赵薇尝试了各种角色,却越来越找不着北;章子怡如果不是终究获得国际承认,恐怕会被那些找碴的口水淹没;至于范冰冰,似乎永远是负面新闻而不是电影人的心水之选;徐静蕾转行做了导演,如果把赵薇也回电影学院读导演系研究生算进来,这会不会是一个微妙的信号,折射出这些年轻女演员感到极度缺乏满足和安全感?如果女明星真的在镜头前享受到众星捧月的荣光,又怎会轻易分身去做导演这种辛苦的幕后工作?至少,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英格丽·褒曼、贝蒂·戴维斯,抑或邵氏巅峰时代的葛兰、李丽华,可有去做导演?也许只有周迅,几乎得到了所有的偏爱,不过外形条件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她的发展。绝大多数年轻女演员都在电影里充当配角,仿佛在报纸娱乐版才能夺回主角位置。是的,花旦很多,但大家似乎更乐于看到她们在娱乐新闻中抢镜、露点、潜规则、争风吃醋。说缺乏大家都爱的女明星,也许首先是没有电影人的“爱”。
就是在这时,李安带着汤唯出现了,她不仅是《色,戒》的焦点,而且这部电影完整地呈现了女人的成长使她得到了淋漓尽致展示潜力的空间。她不仅有这么一部足够实力的电影,而且也只有这一部作品可供消费。因为她对旧有的八卦方式百毒不侵,有人精心调教她的演技,有人负责她的打扮、举止,有人管住她的嘴不乱说话,有人严格把握她的曝光率,除了那次没能控制住局势的“拉链门”,她简直没有把柄给狗仔队捕捉。于是,这才让人依稀领略了所谓花旦的真正魅力所在。
如果说上帝创造女人,李安创造了汤唯,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能够创造“汤唯”的“李安”?他不仅愿意也善于给女演员空间,又比那些内地的青年导演更懂得如何与大众沟通,或许类似于当年的乔治·库柯。没有更多这样的电影人,女演员迟早会沦为镜头花瓶和八卦女星,而不是电影明星。
□麒麒(北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