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备受关注的经典翻拍剧《四世同堂》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首播。由于只播出第一集,演员的表现和剧情的安排等尚待观众检验。不过,首集中却暴露出较为严重的配音问题,让观众大为意外,如声画不同步、出现“模式化”配音、京味儿显得太淡等。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导演汪俊,面对观众质疑,听听导演怎么说?
观众质疑1:与口型对不上?
导演:这个是失误,要对观众道歉
前日播出的首集中,不少观众发现有些地方声画不同步,配音与口型对不上,尤其是在元秋演的大赤包与桐芳一场吵架戏中很突出。昨日,导演汪俊告诉本报记者:“这是技术问题,失误了,要跟观众道歉”。导演表示,后期制作时,在配音现场并未出现上述问题,“可能出带的时候,一部分错位导致的”。他表示,对于出现这种技术性失误,他感到“非常遗憾”。
观众质疑2:个性不强,“模式化”?
导演:有的是一配二
有观众反映称,第一集中不少人物的声音个性化不强,比如车夫、教师等小人物,讲话都很“模式化”。对此,导演表示可能有些角色是出自同一位配音演员,“有时他们会一配二,可能会变一点,加以少许修饰。”
观众觉得香港演员元秋饰演的大赤包,“泼妇”嗓音与老版的太像,区别性较小。导演介绍称,为了给元秋配音,他特意寻找人选,“专门找了一位声音低沉、很沙哑的人,她不是配音演员,是幕后人员。”对于大赤包的配音,导演表示“我觉得挺好”,对于观众的质疑,他很无奈地说:“像老版的话,有人说不好;不像老版的,也有人说不好。我也没办法了。”
观众质疑3:京味儿不够浓?
导演:配音找的都是北京人
原著中人物一口“京味”是为外人所称道的突出特色。老版《四世同堂》曾将这一点表现得令人满意。新版播出第一集后,不少观众纷纷表示京味淡了,“拍得一点儿北京味都没了。”导演汪俊表示,“如果全部老北京话,太难了。有些老北京话,我都听不懂,年轻人就更不懂了。老舍是北京的老舍,他也是全国的老舍。” 汪俊表示,配音演员找的都是北京人,“黄磊和赵宝刚是自己配的。其实大家讲的都是北京话,我也要求他们用北京话,没什么大的区别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